子,正在讀高二,夏天就要高考了。
這孩子成績很好,很有希望能成為村裡的第三名大學生。
王強對他寄予厚望。
至於大兒子,現在的目標就是多賺點錢,家裡建個新房子,再找個好媳婦。
等過些年,看能不能在一眾候選人中間被選中,繼承村長這一職,真正實現爺孫三代村長的美談。
這可不是王強厚此薄彼,實在是大兒子他就不是讀書的料,就只有紮根農村了。
不過依他看,城裡有城裡的好處,這農村嘛,也有農村的好處。
只要有錢了,在哪兒生活都會很幸福。
所以,王強村長現在就是一門心思地想要帶領全村人富裕起來。
除了養雞,村子裡最賺錢的就是大棚蔬菜了。
現在王強每天可忙活了。
他今天來送菜,其實是第二趟了。
第一趟是去菜場,他們村子在自由農貿市場那邊支了個攤兒,每天都固定在那裡賣菜。
他每天負責的就是運輸,至於在那裡叫賣的,是村子裡選出來的,最能說會道的兩個人,兩個人平時關係並不算好,有些不對付,不過這樣正好,可以相互監督,最起碼不會串通起來中飽私囊。
而且,為了全村人的利益,也為了他們自家的利益,他們又會齊心協力地儘量把蔬菜賣出去,而且還要儘量賣上好價錢。
最近,王強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
他在想,如果要把王家村這個牌子打響,好像田地由各家各戶自己經營反而是個阻礙了。
如果還像之前那樣,土地都由集體耕種,反而更能適應許大茂之前說的規模化經營了。
這一點,從江南的那個鼎鼎大名的億元村的發展歷程就能看出來。
要說他怎麼會知道那個億元村的事的,這說來也巧了,因為他們村子有戶人家是外來戶,姓張,老家就是江南那邊的,年初時他老家有親戚過來京城辦事,順便來看看他們。
家有遠客,老張家當然要熱情招待了,作為村長,肯定是在坐陪之列的。
席間說起農村的發展,那家人的親戚無意間說起,說他們那邊有個村子,在80年的時候就創造出了總產值上億元的奇蹟。
當時王強就聽呆了。
上億元,在這個城裡人工資也只有幾十元一個月的年代,那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
吃完飯,他也沒捨得走,就一直纏著那個親戚,聽他講了很多關於億元村的故事。
自那之後,他就一直想,自己的王家村能不能也走那條路呢?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離經叛道了,所以一直沒敢跟旁人提起。
只除了他媳婦,還有他的老父親。
老王村長也是個遠見的人,只是,他清楚自己的兒子有幾斤幾兩。
“你呀,沒那個魄力,在村子裡也沒有那個威信。”
王強媳婦則說,“你也看看自己多大年紀了,還操那個心做什麼?像現在這樣,一步一步來,慢慢地富裕起來不好嗎?搞什麼大動作啊,到時你看,全村有幾個能聽你的?”
被這兩人一打擊,他就更不敢跟別人提了。
只是,他還是想找人說說,於是,他就想到許大茂了。
可就是不湊巧,送菜時間不太固定,一直就沒在禮拜天過來,兩人就一直沒碰上。
他暗暗下了決心,下回一定要挑個禮拜天過來一趟。
因為他有一肚子的話,想找他的許哥聊一聊。
經年舊事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