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許哥,今兒過來是有什麼事情嗎?”
“沒什麼事兒,就是帶兒子來散散心。
這孩子今年上高二了,這不馬上要高考了嘛,可是還沒想好要報什麼志願,最近有點心煩,所以我就帶他到你這兒來看看景,釣釣魚,看能不能對他有點啟發。”
王強一聽,馬上就眼帶羨慕,“許哥,你這兒子可真有出息,馬上就要是大學生了。
不像我家那個,我是咬緊了牙關想供他讀書,可這小子就是讀不進去。現在初三了,成績總是在最下游,估計到時也是回家種地的命。
這孩子實在是不懂事了,他不知道,如果能考上中專或者是大學就好了,工作包分配的,就不用像他爹我這樣,這麼辛苦,一年到頭都掙不了幾個錢的。”
許大茂點頭表示同意,這年頭的農民確實是太辛苦。
不過馬上要實行分田到戶了,農村將要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還有,王家村算是京城近郊,五環內,遲早要拆遷的,不過就是需要耐心等待,至少還要二十幾年,估計王強的孫子將會享受到拆遷的福利,到時候就會是標準的拆二代了。
這些他沒有說過,說了也不會有人相信,相反還會說他神經病呢。
不過分田到戶的事情現在倒是可以問一問,作為基層的村長,如果上面有動靜,他肯定是第一時間知道的。
果然,他一發問,王強就點了點頭,“前些日子公社一直在開會討論這件事情,不過一直都沒能落實下來,因為好些人都在擔心這個事情不能長久,萬一把田地分給百姓了,到時上面又有變動,接下來的工作就沒辦法做了。”
“這是肯定的,一個新興事物的產生,總不會那麼一帆風順的,不過我聽說,在南方的徽省,早就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了。聽說效果還不錯,反正農民的積極性全都被調動起來了,以往吃大鍋飯,磨洋工的人都沒有了。”
這些話是許大茂憑著前世的一點點記憶,再結合從報紙上看到的一些內容而說出來的。
“就是啊,百姓們都盼著呢,自己給自己幹活多好啊,不像在集體,幹多幹少的,總是會有矛盾,我這個村長,好多時間都浪費在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上了。”
王強算是說出了百姓的心聲了。
“好了,咱不說這些了,這些都是上邊的人要煩心的,你們想要去哪裡釣魚?我覺得村東頭那條野河不錯,前些日子我們村的老丁頭在裡面網了好些魚呢,你們可以去碰碰運氣。”
許大茂點點頭,然後把車後座上的口袋取了下來,交給王強。
“照舊,中午飯就在你家搭夥兒了,蔬菜我知道你家有,就帶了點白麵,中午飯就麻煩弟妹幫忙多做點麵條了。
對了,裡面有個玻璃罐子,裡面裝的是炸醬,這可是我請我們那兒的一個大廚給做的,香得很。”
王強滿臉堆笑,“許哥,你真是太客氣了,回回過來都不空手,我都有點過意不去了。”
許大茂一擺手,“咱都多少年的朋友了,我可是沒少從你家帶東西回去,也談不上誰佔誰的便宜。
我得趕緊去釣魚了,如果快的話,咱中午就能吃上魚了。”
“行,我讓我家大小子帶你們去。”
王強衝著屋裡大聲喊道,“大山,大山,快點出來,你許叔和他兒子來了!”
應聲而出的是一個黑小子,這是王強的大兒子,叫王大山,比家國小兩歲。
“許叔,好久不見了,你今天帶了什麼好吃的?”
這話一出,王強就給了他一個爆慄,“說什麼呢,就知道吃,你領著他們去村東頭的野河去釣魚,如果能釣著,那中午就有魚吃,如果釣不到,那就什麼都沒有。”
“切,沒勁!”
大山沒大沒小地和王強做了個鬼臉,轉向許大茂時又恢復了正常。
家國在一旁看著可樂得很。
“許家哥哥,你是頭一回來吧,待會兒咱們一起去摸田螺吧,跟你說啊,那河裡田螺可大了,不一會兒就能摸滿滿一盆,田螺肉炒韭菜可好吃了。
至於釣魚,就讓許叔去,只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家才願意釣魚呢。”
大山這孩子健談得很,不一會兒,家國就和他混熟了,兩人已經勾肩搭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