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小房(1 / 3)

第二天一早,許大茂上班路過前院時,就見到一個四四方方的防震棚立在那裡了。

他心裡嘀咕著,看來人的潛力是無窮的,不逼一逼,都不知道自己能幹成什麼事兒。

穿行在衚衕中,基本上每個院子裡都搭起了防震棚,只是棚子的形狀各異,材料各異罷了。

就這樣,大家夥兒就在這小小的地震棚裡安了家。

之後有訊息傳來,人們這才知道,原來這次的震中就在冀省。

因為離得非常近,即使京城並不是震中,也受到了重創。

有大量的民房倒塌,還有更多的房屋受損,無法居住。

還聽說北海白塔的塔尖都被震掉了,就連德勝門城樓的屋簷也被震掉了一個角。

不過,大家也沒有親眼看到,都是道聽途說,做不做準大家夥兒也不知道。

在小小的防震棚裡,他們這一住就是一個月。

期間的困難和不便就不用多說了,不過樂趣也是很多。

尤其是對孩子們來說,住在棚子裡反而比屋子裡有更有意思。

直到孩子們都開學了,住戶們才陸陸續續搬回自家的房子。

至於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就是大家都不清楚還會不會有餘震,還會不會有危險,街道一直宣傳,讓人們暫住在防震棚,不要回屋。

第二,也是主要原因,是因為大家的房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修繕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地震後,房管所的人都快忙瘋了。

就是這樣,待修的房還是數之不盡。

所以,好些人家都不願意等待了,直接到房管所領回材料,自己動手,修也好,翻新也好,全隨自家的心意。

在這個時候,好些人就動了小心思了。

隨著插隊回城的青年們越來越多,而他們基本上也都到了成家的年紀,這住房也就越來越緊。

於是在修繕原有房屋的同時,一間間加蓋的小屋如雨後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四合院們漸漸沒有了原先的面貌,變成了大雜院。

許大茂他們住的這間四合院也沒有避得過。

牽頭的就是閻埠貴和劉海中兩人。

說實話,劉海中老倆口在震中和震後的表現不錯,別的院兒裡的人不清楚,反正後院的人是對他們改觀了。

二大爺二大媽的稱呼又重新叫起來了。

住防震棚的這些日子,後院一片和氣,大家都過得很開心。

只是,這防震棚一拆,他們又變臉了。

閻家和劉家同時在前院和後院蓋起了小房,一家兩間。

別人家一看,這個主意好啊,正好自己孩子要結婚了,還缺個房,在院子裡加蓋一間豈不是完美?

於是,短短几個月內,除了易家和傻柱家,還有張叔家這幾家不缺房的沒蓋,其它人家都蓋了。

因為這事兒,一大爺沒少生氣。

他主要氣的是閻家和劉家這兩個禍頭子。

這兩家,和趙家,賈家那些缺房的人家不同,他們兩家的子女都搬出去了,都是老夫妻倆住兩間房,家裡房子壓根就不緊張。

他們建這小房,純粹就是貪便宜,目的就是想多佔這地面。

一大爺找了他們可不是一回兩回了,想讓他們帶個頭,把這小房拆了,讓四合院回覆本來的面貌。

可這兩位,早就達成了默契,跟一大爺玩起了太極。

最後,在一大媽的勸說下,一大爺也撂手不管了。

他覺得老伴說得也對,自己也是一大把年紀了,還操這麼多心做什麼呢,最主要的是,確實有些人家房子是太緊張了,蓋這些小房也能解決人家的實際問題。自己何苦要來做這個壞人。

現在退休了,老倆口享享清福,等著抱孫子,這不比什麼都強?

見一大爺歇菜了,閻埠貴和劉海中兩人都鬆了口氣,說實話,雖說兩人協議過,說一定不妥協,但心裡還是怕對方會承受不住易忠海給的壓力。

許大茂家沒蓋小房,因為他知道,這一片的四合院到最後都不會拆遷,後蓋的這些小房都沒有產證的,等以後早晚也都得拆掉。

自家房子暫時還夠住,用不著把錢浪費在這上面。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在等著,等80年代初恢復私房買賣後,準備自家買一套小點的院子搬出去。

不僅僅是婁曉娥,他也一樣,更喜歡獨門獨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