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他們打了聲招呼,還逗了下小鐵蛋,然後和他媽說了一聲,就鑽回了自己的小屋。
許母一看,兒子不對勁,肯定有事兒。
她馬上回屋告訴了老伴兒。
許父嫌她太操心,“大茂都40的人了,你別再把他當小孩子了,他心裡有數的。”
許母碰了一鼻子灰,嘴裡叨叨咕咕的,“你不操心?才怪呢,待會兒吃飯時看你提不提這事兒!”
然後一甩門簾子,出門繼續洗菜了。
婁曉娥正在小屋踩縫紉機呢,她最近接了不少的活兒。
都是從許大姐那裡分流過來的,大姐在廠裡有工作,接的活兒做不完,就試著問婁曉娥願不願意接過來做。
她當然願意了,現在孩子們都大了,上學了也不用她操多少的心,而家務活全被許母搶著做完了,整天在家無所事事的,很不習慣。
現在能做她喜歡的事情,還能賺錢,她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往外推。
許大茂進了屋,一聲都沒吭,把包往書桌上一扔,鞋子一踢就倒在了床上。
“怎麼了?累了?”
婁曉娥停下了手裡的活兒,關心地問。
“有點,我先躺會兒,待會兒吃飯叫我。”
他閉上眼睛,但就是睡不著,腦子裡不由自主地轉個不停。
於是,他乾脆不逼自己了,放空腦子,什麼都不想,也什麼都不做,漸漸地,呼吸變得輕緩起來。
正在半夢半醒之間,許母的大嗓門傳了進來,“大茂,曉娥,吃飯啦!”
飯桌上,還沒等許大茂提起自己的煩惱呢,許父就先開口了,“大茂,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旁邊的許母就“切”了一聲。
許父瞪了她一眼,她也不示弱,也回瞪老伴兒。
小夫妻倆和三孩子看到了就當沒看到,這老倆口,三天兩頭來這麼一回,他們都習慣了。
許大茂把自己的煩惱一說。
許母馬上就開口了,“哪個工資高啊?哪個工資高就選哪個!”
“真是沒見識!這不是工資高不高的問題,這是兩個發展方向!各有利弊的,就看大茂自己要怎麼衡量了。”
許父真是拿老伴兒沒辦法了。
婁曉娥的想法卻和許母一樣簡單,但更說進了許大茂的內心,“看你自己心裡想怎麼樣吧,怎麼幹舒心就怎麼幹唄,人活著不就圖一舒心嗎?”
要說舒心,那就是選擇第二種了,聽了婁曉娥的話,他心中的天平徹底偏向了第二條。是啊,舒心最重要,反正自己也沒有什麼大的志向,更何況自己都已經這個年紀了,難得有件做得開心的事情,那就堅持做下去吧!
至於以後,誰知道是什麼樣子,反正大環境變化還有好幾年呢,這幾年就讓自己舒心一回吧。
心裡一落定,他的食慾也回來了,跟三個孩子搶菜搶得挺開心,心情也變得更舒暢了。
一見他這樣,二老和婁曉娥都鬆了口氣。
第二天,宣傳科辦公室裡,四人一碰頭,說出了自己的決定。
四人竟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第二種,得知道其它人的決定之後,他們都不由自主地鬆了口氣。
真是太好了,沒有分歧。
過了幾天,宣傳科隔壁的辦公室騰了出來,外面釘了一塊新做的牌子,上面寫有“軋鋼廠生活編輯組”幾個字樣。
這邊就是許大茂他們以後的根據地了。
至於新增的人手,一共有4個。
其中兩個是從廠裡提拔的,是前面稿件錄用最多的兩個人,他們一個在倉庫打雜,一個就是普通的搬運工。大家都沒想到,這兩人竟然筆桿子這麼厲害,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另兩個則是知青辦分配過來的。
高考之後,知識青年們大批次的回京,每個廠都有接收的任務,這兩人就是搭乘著這股東風進的軋鋼廠。
人人都說他們運氣好,正好趕上了編輯組剛成立的時候。
就這樣,人馬湊齊了,許大茂他們一個個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爭取把《軋鋼廠生活》這份報紙做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