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發出後第五天。
剛上班沒多久,小齊就拎著一隻袋子興沖沖地跑進辦公室,“許哥,實在是太熱情了!”
沒頭沒腦的一句話,許大茂壓根兒沒聽明白,於是抬起眼看向他。
小齊二話不說,上前就將袋子的開口衝下,把裡面的東西倒了出來,“嘩啦啦”,桌子瞬間就被鋪滿了,有些就是隨意折起來的小紙片,有些則更精緻一點,還用信封裝著。
他隨意拿出一張,展開看了看。
“這是稿件?投稿箱裡的?”他大吃一驚。
小齊興奮地點頭。
可是他還不敢置信,“全都是稿件?就這五天的時間?”
“是啊,許哥,咱們軋鋼廠的工友們實在是太熱情了!”
小齊也是沒想到,他只是按許哥之前的吩咐,有時空去看一下投稿箱裡有沒有稿子,沒想到過去一看,小小的投稿箱都快裝滿了。
小孫,小姚,包括倪姐都圍了上來,一個個都發出驚歎。
誰都沒想到會有這麼多。
小孫很高興,“還是小姚想的主意好,這下好了,咱們不用為稿件發愁了!”
小姚都顧不上臉紅了,她兩眼亮晶晶的,看著眼前這一堆,心情也是好得很。
既然稿件已經有了這麼多,那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篩選了。
許大茂四人一人分了一堆,開始了細緻而繁瑣的選稿工作。
這個報紙已經確定了每禮拜出一期,出報日定在禮拜一。
他們打算把第一期的出報日期定在5月1日,那天剛剛好是禮拜一,這一天剛好又是勞動節,非常有意義。
現在是4月15號,離第一期出報還有半個月的時間。
第一期比較重要,所以預留的準備時間就長了點。
他們也不打算把步子跨得太大。
所以暫時只准備每期只出一張紙,正反面加起來共4版。
頭版不用說,肯定是軋鋼廠的各大要聞,這個版面的稿件將由許大茂他們自己寫,這個不難,基本都是些通稿。
另外三版不準備細分,主要就是從投稿中挑選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登上去。
這樣的話,他們工作量也會小很多。
至於印刷,倪姐已經聯絡好印刷廠了,現在只等許大茂他們定稿了。
他們整整花了5天的時間,初步選出了合適的稿子。
然後又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絞盡了腦汁,將大家夥兒都認可的稿子塞進那小小的三版頁面中。
因為這是第一期,意義重大,所以他們都是儘可能的多選了幾份稿子。這樣顯得內容更加豐富一些。
至於第一版,最顯眼的地方,是廠領導對廠報恢復出新的賀詞,然後就是宣傳科長親自操刀寫的文章,講的是軋鋼廠近期的重大專案。其餘的地方就是許大茂他們聯合寫的幾篇文章,主要就是講的生產上的事情。現在是促生產時間,講生產上的事情,肯定沒問題。
這份報紙還是相對簡單的,全都是字,沒有任何圖片。
這樣的話,直接鉛印就可以了,有圖片的話太麻煩,他們壓根兒就做不了。
不過,就是這樣一份全是字的,沒有任何美觀可言的報紙,在5月1日那天一大早,一千份報紙被一搶而空。
很多人都是一拿到報紙就上下搜尋著,看看上面有沒有自己的名字。
如果找到了,就會立馬發出興奮的叫聲,“哇,我的文章上報啦!”
如果沒有,則會羨慕地看向那興奮的人,然後默默按下自己沮喪的心情,將手中的報紙展開,準備仔細讀一讀別人的文章,看看自己的到底欠缺在哪裡,準備以後改正,再接再勵。
這樣的事情在軋鋼廠的各個角落發生著。
廠領導辦公室中,幾位領導人手一份,楊書記邊看邊笑。
兩位廠長看著他笑,有點摸不著頭腦。
他們仔細翻了翻,上面也沒有登笑話啊,書記這是笑什麼呢。
楊書記見他倆這樣,主動解釋起來,“我這是高興,這個總編許大茂啊,我認識。這也算是個勵志的典型了,他原先就是咱們廠的電影放映員,後來因為宣傳科缺人手,被破格提進宣傳科了,後來一直默默無聞的。沒想到一轉眼,就成了咱廠報總編了!”
他想了想,又感慨得很,“記得當初我落難時,沒有多少人願意接近我這個落馬的前廠長兼書記。他和咱廠食堂的主任何雨柱不一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