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東旭今年已經40好幾了,自打一大爺退了之後,他算得上中年工人的典型代表了。
他雖然天資不夠,但勝在勤奮,在別人偷懶耍滑時,他還在車間勤勤懇懇地工作。據他自己估計,如果現在給他評級,他拼一拼,評上7級都是有可能的。
賈家的日子還算太平,他在廠裡工作,秦淮茹在家照顧老人孩子,打理日常事務。
去年小當也畢業了,還好這孩子爭氣,自己找到了工作,留校在校辦工廠當了老師。要不然的話,她就要跟他哥一樣,到農村去插隊了。
槐花不用說,現在還在讀書呢,能讀就讓她讀吧,孩子還小,他可不捨得女兒也去插隊。現在能拖一年是一年,反正讀完初中還有高中呢,咬著牙也得供下去。如果到時她也能跟她姐一樣爭氣,找著工作就好了。
如果運氣好,能被推薦上大學,那就更好了。
棒梗到現在還沒有回城,從最近寄回來的信來看,這孩子不是沒機會回來,而是他有顧慮,家裡一共就兩間房,賈東旭夫妻一間,奶奶和兩個孫女一間,如果他回來的話,根本就沒有地方住。
為這事兒,夫妻倆都愁得不行。
放眼看整個四合院,就沒有幾家房子有富餘的。
除了二大爺和三大爺兩家,這兩家都是孩子出去就不回來了,所以空出了一間房。
可是,這兩家都不是好相與的,他們壓根兒就不在考慮之內。
賈東旭和秦淮茹商量來商量去,就只有中間的何家和易家有可能借得到房。
只是,這事兒怎麼開口呢,雖說和何家的關係現在還可以,但是還沒到借房的地步,而且大齊也十幾歲,眼見著就大了,再過一兩年肯定要搬到雨水的屋去住了。
這樣一來,就只有向他師傅借了。
現在建國結婚去了後院,原先他住的小屋就空了出來。
就是有一點,他張不開這口,這麼些年來,師傅都不知道幫了自己多少回了。而自己作為徒弟,從沒有回報過師傅,他心裡有愧。
秦淮茹明白他的心思,乾脆一咬牙,決定自己上了。
反正自己是個女人家,也沒有多少文化,為了兒子,她豁出去了。
在這點上,她婆婆和她的心思是一致的。
自打京茹那事兒以後,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她和婆婆兩人的關係好了許多,她婆婆也沒再對她橫挑眉毛豎挑眼了。
她閒時和一大媽聊起這事兒,一大媽笑著說,“那是你啊,現在投了你婆婆的緣了,這是好事兒啊,最起碼,家裡矛盾少了很多是吧?”
這回她還是先找的一大媽,吞吞吐吐了半天,終於把想借房子的事情說明白了。
一大媽聽完就笑了,“淮茹啊,你看你,就這麼簡單的事情,說了那麼一大通,雲山霧罩的,就是借房子啊,這個沒問題,反正小屋現在也空著,棒梗那孩子也是我們從小看著長大的。等他回來了,你讓他直接搬過來就行。”
“那您不用跟一大爺商量商量?”
秦淮茹真沒想到一大媽這麼爽快,只是她對一大爺還有點顧慮。
“不用不用,你一大爺肯定和我的想法一樣,回頭我和他說一聲就行了!”
秦淮茹自然是萬分感激。
回去把這事兒跟賈東旭母子一說,賈張氏是感慨良多,“還是老易老倆口仗義,在這個院子裡,他是當之無愧的一大爺。”
賈東旭很是驚訝母親的態度,“媽,您以前不是總對師傅他們看不順眼嗎?怎麼現在評價這麼高啊!”
他母親白了他一眼,“還不興我改變看法啊,以前我確實是錯了,現在我就是覺得他們老倆口好,解決了我孫子的住處問題,那我大孫子就可以馬上回城了!”
賈東旭這才明白,合著母親對好人的定義就是,誰幫了她誰就是好人。
不過就隨她吧,她能轉變態度就是好事。
得趕緊給棒梗去信了,讓他抓緊辦回城的事情。
這孩子今年都了,回來後要找工作,找物件,事情可多著呢。
……
至於四合院另外一個重要人物,傻柱,這10年的變化是有,但不算很大。
額頭上多了幾條皺紋,脾氣是比以前好一點了,但那張毒嘴依舊,估計這輩子是改不了了。
現在他已經有了倆兒子,小兒子是在70年出生的。
當時的林鴻月已經過了30歲,在這個年月算得上是高齡產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