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半段忽然速度轉快,旋律也激昂起來,漸漸地竟如亂石穿空,驚濤掠岸;又如瀑布飛落,大河奔騰,臨結束的一段更是鏗鏘有力,鐵甲轟鳴。
許平彈完了仍然心潮起伏,一時不能平靜下來。兩位聽客也沉浸其中,一動不動地看著他。
過了一會兒,小姐才斂容道:“公子胸中的錦繡真是無與倫比,相形之下,公子的琴技倒在其次了。小女子幼時也曾習琴,但因為貪玩,總也不能完整地彈上一曲,終歸是半途而廢。這幾天聽了公子彈琴,才知其中有許多的奧妙。”
第一章:初識(2)
“今天是許某來彈琴的最後一天,以後有了武職,就不能再出來賣藝了,再繼續幹下去恐怕有失朝廷命官的體統。”許平長吸了一口氣,搓搓凍得發紅的手指,笑道:“以往多蒙小娘子抬舉,許某無以為報。今天師傅們走得早,這麼冷的天,也不能給小娘子奉上一壺熱茶。”
秋月猶豫地看看許平,低聲問小姐:“琴儀……”
小姐笑道:“許公子今日肯定是不要琴儀的了。”
許平對秋月連連點頭:“你家小姐說的是。今天為答謝各位客人,是不收琴儀的。”
小姐問道:“許公子,既然不要琴儀,這個時候了還不走,可是在等誰嗎?”
許平楞了一下:“沒有……”
“許公子怎麼彈得這麼好啊?”
對面期待的目光,讓許平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故事倒了出來。
許平自幼父母雙亡,被舅舅撫養長大。舅舅一心指望外甥能夠讀書考上功名,此生也就不愁吃用了。可是許平對四書之類並無什麼興趣。
舅舅還節衣縮食請老師教他琴棋書畫,用舅舅的話來說,如果將來能考中功名的話,不會琴棋書畫,終究還是會被其他士子看輕。許平對音樂很有天賦,從小就彈琴彈得好,甚至想以此謀生。但舅舅說,許平的父親曾經當到大明的遊擊將軍,作為兒子絕不可以自甘墮落,成為一個下九流的琴師。
“先父本是薊鎮總兵朱將軍的屬下,跟著朱大人駐守三屯營。崇禎二年,袁崇煥縱敵入關,先父隨朱將軍一起不屈殉難。趕去援救遵化的趙將軍途中身亡,袁崇煥反汙是朱將軍不放趙將軍入城所致,因此,皇上對三屯營殉難的將士沒有撫卹,在下也就失去了世職。”
小姐肅然起敬:“許公子原來是英烈之後,以前真是失敬了。”
“三屯營失陷後,舅舅帶著先慈逃向京師,但建虜轉眼間就衝入京畿。先慈怕拖累舅舅和我,就投井自盡了,但我和舅舅還是幾乎陷於虜中。幸好鎮東侯的軍隊插翅而來,我們和幾十萬百姓一起得救。”說到這裡,許平雙手合十,起身向著北京方向深深地遙拜一下。小姐和秋月連忙站起來,陪著許平拜了一下。
自詡為將門之後的許平,始終贏回世職才能讓祖先含笑九泉,他自作主張投軍後舅舅禁不住老淚縱橫:“平兒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我怎麼對得起你的父母啊?”
鎮東侯奉旨編練新軍不久,它內部就出現各種派別,比如步騎兵派和工炮兵派之爭。
用步兵、騎兵軍官的話說,炮兵和工兵乾的不過是以前輔兵乾的活,真正的勝利都是靠步兵的長矛和騎兵的馬刀贏得的;而炮兵和工兵則認為,離開了他們,步、騎兵就是三條腿的馬,沒有翅膀的鳥。
步騎兵派認定炮兵不懂得如何配合他們進攻,一心要組建能夠伴隨步兵方陣前進的輕炮兵,便於騎兵攜帶的騎炮;而工炮兵則抱怨步騎兵太驕傲,總想冒失突進,所以他們也要組建工兵突擊隊和炮兵掩護長矛手。總之,步騎兵派籌劃一支隸屬於他們的炮兵部隊,而工炮兵派也準備建立一支能夠適應各種作戰模式的步兵部隊。
三個月前,各營將官奉命詢問士兵的感想以體察軍心,同伴們大多唯唯不語,只有許平交上去洋洋灑灑的一份長篇大論。新兵營的長官吃驚之餘不敢怠慢,層層上報,一直送到鎮東侯的左右手金求德那裡。金求德拿著這份報告跑去鎮東侯面前,冷哼著道:“新軍的種種弊端,哪怕就是一個小兵也看得清清楚楚。”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章:初識(3)
鎮東侯把許平的報告仔細地看過一遍:“既然能看出這種問題,那他就不該只是一個小兵。”
因為鎮東侯的這一句話,許平被破格提入教導隊當作軍官培養,三個月來他各項考核都是優良,被授予工兵把總的職務,即將回到部隊觀察考驗。
小姐和秋月聽到這裡一起拍手,齊聲笑道:“許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