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1 / 3)

桃約岸�焙捅輩柯匏垢韉刂�渚�昧�檔慕�ⅲ�嘉�匏刮幕�幕指春頭⒄勾叢熗擻欣�奶跫��獠渴瀾緄牧�狄餐ü�騁錐�鸞セ指春屠┐蟆�

前文中曾提到,在蒙古大軍的鐵蹄下,有一個城市因為地理原因等客觀因素而免於被蹂躪,這個城市就是諾夫哥羅德。諾夫哥羅德和普斯科夫是羅斯通往歐洲的門戶,是中世紀重要的國際商貿城市,從這裡出土的不少西歐和拜占庭的硬幣、有色金屬、貴重的織物、酒具和橄欖油容器,表明瓦里亞基人的商路促進了它作為大的過境貿易中心的發展。同時,諾夫哥羅德的毛皮、蜂蜜、蜂蠟、亞麻和大麻也聞名於整個歐洲,包括英國。11—12世紀之交,諾夫哥羅德出現了諾夫哥羅德人自己的商業社團“伊凡百家”以及荷蘭、德國等外國商行。強大的漢薩同盟即誕生於荷蘭與諾夫哥羅德的貿易。13—15世紀是諾夫哥羅德的繁榮時期,城市有萬—萬人,這在當時已是大城市,可與呂貝克、維也納和布拉格媲美。15世紀初,諾夫哥羅德商人已在爭取擺脫漢薩同盟的壟斷而與西歐開展直接貿易。

諾夫哥羅德是俄羅斯民主形式的發源地。早在智者雅羅斯拉夫大公時期,諾夫哥羅德部落首領的後裔就取得了特別權利和稅收優惠,在11世紀末又得到了自治權。出現了韋徹—諾夫哥羅德市民會議。1136年,諾夫哥羅德人第一次事實上實現了他們早先提出的“選舉王公的自由”:韋徹把王公弗謝沃洛德·姆斯基斯拉維奇趕出了城市,從諾夫哥羅德領主中選舉行政長官,奠定了共和傳統的基礎。1169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安德烈·博格留波夫斯基試圖讓諾夫哥羅德回到傳統道路上,但遭到徹底失敗。在蒙古征服時期,羅斯土地上只有獨立的諾夫哥羅德保留了民主形式並有所發展。

事實上,諾夫哥羅德共和制的治理方式是在14世紀最終形成的。全體自由居民諾夫哥羅德人和所轄各城市的居民都參加韋徹,任何人——王公、地方行政長官或普通諾夫哥羅德人都可以召集韋徹,開會的訊號就是韋徹的鐘聲。韋徹討論決定諸如選舉或罷免官員、選舉或邀請王公並與其簽訂契約、戰爭與和平等等問題。1416…1423年改革後,地方行政長官機關變成全體領主的機關——韋徹的諾夫哥羅德主人會議。對於這個機構的地位和作用,學者們經常把它同威尼斯的集中了全部權力的首領會議相提並論。15世紀,諾夫哥羅德統治者的政權有了一些新色彩,大主教事實上成為共和國貴族寡頭政治的首腦,世俗權力完全服從於教權。在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俄羅斯統一國家形成道路上,民主的諾夫哥羅德無疑是個障礙。而莫斯科的最終勝利結束了這個獨具特色的共和國的歷史。諾夫哥羅德是古代羅斯教育中心。諾夫哥羅德開始識字教育始於智者雅羅斯拉夫時期,那時在主教官邸設立了學校。索菲亞大教堂、大修道院如尤里修道院、胡登修道院是編年史和書籍編寫中心。在蒙古統治羅斯時期,由於諾夫哥羅德未被直接征服,很多其他地方的居民遷徙來此以躲避韃靼人,其中不乏有文化的人。不少翻譯、抄寫、製作圖書者和大量圖書在蒙古征服期間流入諾夫哥羅德。這一時期諾夫哥羅德和普斯科夫的羊皮紙抄本在以後的17世紀被作為校訂宗教祈禱書的依據。如同當時整個歐洲所處的前文藝復興時期一樣,諾夫哥羅德發生了由城市民主生活引起的一系列文化現象。

早在基輔羅斯早期的弗拉基米爾時代,羅斯人曾按照阿拉伯幣制鑄造過金幣和銀幣,但它們的流通範圍並不廣泛,在國內流通方面也沒有起到重要的作用,當時貴金屬作為貨幣的流通是以一定重量的金屬塊為形式的,如格里夫納。羅斯從14世紀開始廣泛使用鑄幣。史籍中第一次提到盧布的使用是14世紀20年代:莫斯科的尤里與特維爾的米哈伊爾及其兒子為爭奪大公之位而進行多年戰爭。1321年,米哈伊爾的兒子德米特里提出和平建議,併為此付出了2000盧布。這時的盧布是一種長方形的小銀條,長約3英寸,厚約半英寸,上面沒有任何標誌或印記。到德米特里·頓斯科伊時期(1362—1389),莫斯科開始鑄造錢幣。仿照金帳汗國式樣的小鑄幣代替了原先流通的以重量計的羅斯貨幣——庫納。由於韃靼人把他們使用的銀幣和銅幣分別稱為“堅卡”和“布洛”,羅斯鑄造的銀幣和銅幣也就沿用了這兩個名稱。

羅斯除了輸出傳統的林產品之外,糧食、亞麻、油脂、魚子等農副產品也佔有相當分量。它從西歐進口的是呢絨、細麻布、鐵器、金銀製品、酒類、水果和香料,而從東方運進的主要是絲綢、染料、武器、首飾和香料。1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