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下越大,加急腳步小跑回十八號樓,外公正在門口張望。
看見韓宣回來,笑著幫他撣掉肩膀和頭上的雪,對歐文他們說道:“這裡很安全,你們先去休息吧。”
“沒事,看看華夏以前的風景,挺有意思的。”傑森回答他。
韓宣進屋,往大廳看了看,扭頭問道:“我爺爺呢?”
“開會去了,剛才聽他們說這次華夏政府沒有讓步的想法,美國政府也不打算讓步,我看這次加入世貿組織的事情要黃。”
“不管這些了。
道森,讓你聯絡的地產中介,找到了沒?”
“找到了,一位姓孫的先生,幫你選了幾處房產,都是位置最好的。”道森不習慣日本和華夏的飲食,這次出來瘦了不少,面龐輪廓更加清晰,感覺變帥了點。
這讓韓宣格外無語,感覺他差點就有自己帥了,開口說道:“問問他在哪,我們去接他。”
郭穆州問道:“下雪了還出門?”
“待在這裡也沒事幹,我們是來旅遊的。。。。。。”
跟國賓館的人聯絡好,安排兩輛車出發,等開出大門後,一輛警車跟了過來。
在阜城門路口接到那位中介,下車聊了幾句,問到地址,穿過平安里西大街,來到什剎海中的後海附近。
對於燕京這座無水之城來說,什剎海是非常珍貴的一片水域,由前海、後海、西海組成,與北海和中南海連通。
周圍不僅有鐘鼓樓、宋慶齡故居,還有恭王府這樣的豪宅大院,更有燕京市民文化的代表:衚衕。
可謂是氣場得天獨厚,關門修身,出門見海。
後海水域連著故宮龍脈,從古至今都是風水寶地,王公大臣們在岸邊選址築府造園,名人們也紛紛遷居湖畔,開始了後海邊上最初的水岸生活。
因此有俗語說:“先有什剎海,後有燕京城。”
五十多歲老中介,自從看見這些人的架勢,就有點顫顫驚驚。
剛才坐在警車裡,向警察們打聽到買主的身份,頓時面色潮紅,跟打了雞血似的。
超大生意上門,以至於下車面對爺孫倆人,說話都有點發抖:“這……這裡有棟四千九百多平方的大院子,以前是一座尚書府,後來住進去四十多戶人家。
最近四合院價格漲得厲害,他們不願意住在一起了,合計著想把那棟房子賣掉分錢。
前段時間有棟300平的四合院賣了17萬,他們想按這價格來,這裡位置好,還要稍微高點,要價360萬。”
韓宣算出一平只要七百多塊人民幣,樂呵笑了起來,跟以後一平十幾萬比起來,和白撿一樣。
現在這樣的大宅子還多,等以後幾乎就看不到了。
打著傘踩在薄薄的積雪上,跟姓孫的中介,繞著宅子轉了圈。。。。。。(未完待續。)
第531章 醇親王北府
1994年燕京平均工資545塊,普通居民的收入也就三百多,公務員從1989年來,五年沒漲工資,幹一個小時活,時薪1塊1毛錢,和美國相差幾十倍。
一棟4900多平的四合院,產權屬於裡面43戶居民,總共237人,平均每家能分到8萬3000多塊,這在如今是一筆相當大的鉅款。
何況這麼多人住在一起,誰家沒點矛盾,早就受夠了,前段時間全體投票,除了幾家不想搬的,其它都同意出售。
少數派的聲音被“群眾”壓垮,於是聯絡了許多家中介,希望能找到買主。
上門來看的人不少,像這麼大,位置還好的宅子,在後海附近都少,可那些人對這個價格不太滿意,說是再看看,然後就沒了下文。
今天王大媽出門買菜回來,發現來過自己家的老孫中介,帶著兩個人在外面晃悠,對牆和周圍建築指指點點。
頓時來了精神,小跑往家走,忘記腳下都是雪,一滑摔個大跟頭,疼得“哎呦、哎呦~”直叫。
要是再等些年,遇到這種情況要先掏手機錄影,才能上去扶。
韓宣腰包厚,不怕坑,走近扶她起來,嘴裡說道:“沒事吧,大媽。”
“沒事,扭著腰了。
老孫,過來看房子的?”
王大媽拍掉棉褲上的雪,籃子裡菜沒事,但雞蛋碎掉了,蛋清拉著長線往下滴。
如果是平時,她肯定要心疼半天,一毛錢一個呢,但現在有更重要的事。
目光打量這個穿著棉襖的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