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言其在虛空元海有一座洞府,說還欲知悉詳情,可往此處去。
從那字裡行間中流露出來的情緒筆觸,他不難知曉這位豐闡道人的為人,其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若冒犯於我,我必冒犯於人,今朝他到此地,要是守客人之禮,那麼這小童自會拿出此物,要是仗著修為肆意行事,那麼最後便不會知曉那處洞府所在了。
誠然,他已然探明那處洞府,可不難看出,這玉簡本身就是一件信物,要是強闖,說不定會導致那處洞府崩塌,那樣就無法達成目的了。
他將此物收了起來,對丹墨言道:“我今日承豐闡道友一個人情,他既已不在,那便還在你的身上。”
說著,他一指點在了丹墨眉心之上。
丹墨渾身一震,倒退了兩步,再展開雙手看了看自己,卻是訝然發現,自己竟然變成了血肉之軀,這一下,不禁欣喜不已。
說起來他身為此地看守廬靈,存活億萬載也是有可能的,這驟然間化作血肉之軀,看起來是吃虧了,可實際佔了天大便宜。
因為他困頓在此,終有一日是會消亡的。而現在有了身軀,卻是可以修行,他腦海記有無數修道秘法,再加洞府之中還栽種著不知多少寶材,只要能渡過最初艱難修持,那麼將來或能攀登上境。
他對張衍十分感激,誠心拜謝道:“多謝上尊成全。”
張衍則是心意一轉,直接遁離此處,按照那玉簡所示,就徑直來至一處位於虛空元海的界天之內,到得此地,袖中玉簡輕輕震動,就任由其去,便見一道靈光飛出,落在空處,聽得一聲磬鐘之響,面前憑空有一座石門隆隆開啟。
張衍沒有遲疑,一擺袖,就移步入內,與布須天那處洞府相比,這裡顯得簡陋許多,沒有什麼佈置,偌大洞室之內只有一個法臺存在。
他沿階臺上行,到了頂端,這裡擺有一個半人高銅案,一座木托架上橫擺著一卷玉軸,看有片刻,把拿入手中,緩緩開啟一看,目光微微一閃。
這上面所寫正是有關那殘界之事,而且從裡面透露出來一個蘆華道人不曾知曉的訊息。
就在生出另一個界空時,就在原來觀想的那處天地之內,有一股幽深意念稍閃即逝,雖只一瞬,竟是令他們也無來由的生出畏凜之感。
蘆華道人等人認為,這正是通向渾天的徵兆,所以由此而往,當是正途!
而另一邊則執相反意見,認為要避開這裡,這正是雙方最早爭執來源。
豐闡道人許是曾看過什麼往昔記載,他認為通往渾天的途中有一個不知名的存在,過往之所以無有同道能去得那裡,正是被其阻礙之故,現在這一道意念顯然就是針對他們而來的。
他因為心中忌憚,所以不願再繼續下去,並以不願爭吵為藉口,中退了出來。但是顯然,這一位並不是就此與一眾人等真正斷了往來,後面還有不少與蘆華道人交流的記述。
可寫到這些事時,滿篇就充斥了許多模糊不明的言語。
張衍心下推測,後面這些言語很可能是這位豐闡道人刻意寫成這般模樣的。
從豐闡道人的角度出發,那等存若不是來直接干涉他們,那麼其或許會用另一種方式,譬如把天地之內所有的認知乃至未來進行篡改。這就如同他現在能改變某些同輩的識憶一般,所以記載言語若是模糊一些,並不直接指向真正答案,反而能夠得以保全。
只是他卻認為,假設真有這麼一個存在,那顯然也是有其限礙的,否則直接改變豐闡道人或者是他自己便好,那洞府之中也就不會留下這些,他今日也不會來查證了。
當然,他人所言畢竟是他人所言,他也不會完全相信。
這位豐闡道人從道行法力來說還不見得比他高明,只是或許接觸到了一些他不曾接觸到的東西,以其認知所得出的見解,未必一定是正確的,或許也有曲解和放大的可能。
不過他也看得出來,豐闡道人雖是心存畏懼退了出來,可留下了這些言語給後來人觀看,或許其自身也有些不甘願。
在看完了這些內容之後,他想了一想,正要把此物收起,忽然心中一動,把玉軸正面翻過,見後面又緩緩顯露出來一行字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