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三,鍾臺派於西南龍柱大擺筵席,宴請東勝諸派。
苦心門接了請柬之後,掌門何遺珠選弟子長老共百數人,乘飛盤雲舟,自西南吳國之地出發,往北而來,二十餘日後,就到了波瀾翻湧的大川江旁。
大川江由西向東經行,與另外四條大水在中流臍眼之處交錯集會,世人並稱“五龍江”,其形狀恰如一個“大”字,將東勝洲一分為五,天下格局便由此而成。
大川江江水湍急,江心之中,卻有一塊塊黑色大礁,密佈整個江流之中。
若仔細看去,當能辨清非是什麼石塊,而是一隻只體型碩大的怪黿,足踏江底,盤身如磨,只一截黝黑背殼露出江面,在那裡承受日月精氣,目光所及之處,就有千數餘。
其中有十來頭尤為巨大,仰起頭來,幾與山平,此刻正迎著烈陽吞雲吐霧。
有驅前而行的長老舉了舉手,示意停下,慎重道:“後面弟子小心,過江時緊隨師長前行,莫要做了妖黿口中食。”
眾人都是齊聲稱諾。
這些妖黿平日居於江中,只要有修士過江,就會設法叼去吞了,除了元嬰修士可於極天之上遁行,能夠躲了過去,餘者欲要渡江,只能在其入水休憩的那一二個時辰之中,便是如此,一個不提防,也要被其害了性命。
往日五大派也不是未曾想過將其剿除,可畢竟不是在自家地界上,去到此地的修士都是無心出力。況且妖黿背甲堅實。一般法寶劍器根本攻之不破,就是不敵來者,也可縮頭藏入江底深處,尋常辦法根本拿之無法可想。
而那這十來頭妖黿更是了得。幾可與元嬰修士相鬥,苦心門一行人無意前去招惹,小心繞開,用了半日時間方才過江。
才到對岸,就有弟子指著下方言道:“江水之旁已有鍾臺弟子結廬迎候。”
當頭長老哦了一聲,道:“竟是迎到江岸邊來了。喬掌門也是有心了。”
他本是不以為意,可再往前行十日,卻是為之動容了。
這些日子來他們行程數萬裡,可途中卻是十里一亭,百里一罈,千里一丘,俱有鍾臺弟子相迎,每過千里,山崗上就有千顆明珠堆聚成塔,綻放熠熠光華。
而道途兩側。不時有金船遊曳,每條舟上,皆有綵衣美婢立在舟頭,將水酒自空倒下,在溝渠涸道之中匯流成河。
又點妖鯉含珠,悠遊嬉戲。不時有女婢拋下餌食,隨其張口吞服,腹中明珠放光,點點星熒便在通透水下若隱若現,到了夜中,地煥奇輝,水若星河,當真襯得山河錦繡,風光無限。
苦心門弟子俱是看得大為驚異,由此處到那西南龍柱。至少還有萬餘里地,若沿途之上都是這般佈置,粗略一算,至少也要填下去二、三十座仙城積蓄,而南洲三派本宗門下。每派所擁仙城,也不過就是如此數目罷了。
鍾臺卻是不同,自得了軒嶽派家底之後,有近百仙城在手,付出雖多,可也不至傷筋動骨,可謂勢大強盛,想到此處,一眾人等都覺心下震凜。
那名長老看著大皺眉頭,尋思了一會兒,就往天中一隻闢地數里的玉盤飛去。
此盤名為“四海玉盤”,盤中有山有水,自成一處勝景福地,掌門何遺珠高臥一處青峰之上,他年齒相貌約在四十上下,深衣博帶,張袂如翼,整整個人神藏氣收,菁華內斂,望去平凡,除了身上衣著,卻不似修道之士。
那名長老到來後,把下面情形一說,拱手道:“掌門,鍾臺擺出這等陣仗,分明是做給我等看得,其中不無誇耀示威之意。”
何遺珠聽了稟告,笑道:“陣仗確實不小,如此施為,豈不是要撒出去數千弟子?鍾臺門中莫非就不留人了麼。”
他一轉念,招了招手,喚過一名弟子,道:“你下去打聽,問問那些人是從何而來。”
那弟子領命去了,不多時就轉了回來,道:“掌門,弟子已是問得明白,底下大部原先軒嶽門人,此番迎來送往,多是彼輩為之。”
何遺珠笑著對兩側十餘名弟子道:“為師來時便曾說過,這兩派不合已有千數載,而今雖並歸一體,可千百年下來的積怨,又哪能夠輕易消弭?而今鍾臺貌似強盛,實則內含隱憂,好比那千年蛀樹,看去枝幹粗壯,實則肚大腹空,不足為懼。”
門下弟子紛紛稱是。
那名長老並不吭聲,他卻是明白,這番話不過是給自家人提氣。
東勝洲中,一個門派若有洞天真人坐鎮,那便能屹立不倒,而後評價其門派是否壯盛,關鍵只有兩處,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