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漫溢到更底層的百姓手裡。
結果就是,底層平民百姓手裡的錢多了起來,生活水平也跟著有了起色。
單單看黃河以北的經濟狀況,很有那麼點子太平盛世的摸樣!
偏偏,文官集團在這樣的時候,卻是無法撈取到足夠的利潤!
主要是,他們不敢胡來!
掀起了這輪經濟熱潮的皇家宗室們,可不會答應文官扯後腿!
哪個要是敢於亂來,影響到了他們的物資輸送,那後果就太嚴重了。
這讓逐漸開啟了層層拔毛模式的官員們很不適應,也相當的不滿意。
可不適應歸不適應,就算心中再不滿意也只能憋著!
眼下的情況就是如此,真的容不得文官集團胡亂折騰!
給文官集團的感覺,就是世道變了,他們都有些不太適應了。
單純的輔助當今皇帝管理大乾江山,有什麼意思?
眼見海量的銀錢以及物資瘋狂流轉,並且湧向外海領地,他們的眼珠子都發紅了,早就想要狠狠的咬下一大塊下來了。
可惜,也只能想想了,他們可不是前明中後期的同僚。
皇帝不聽話了,就想辦法換一個皇帝!
眼下的大乾,還容不得他們如此放肆,文官集團也還沒有對其他利益團體,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可讓他們學習皇室宗親,引導家族在外海開拓佔據領地,又沒有這樣的勇氣和衝勁,他們只想拿現城的。
依託朝廷制定的規矩,他們可以在地方上肆無忌憚的盤剝百姓,巧取豪奪他們的土地甚至人身自由,躺著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實在沒有必要,冒險花費巨大代價,去外海佔據那些荒蕪之地。
當然,若是皇室宗親們將外海領地建設妥當,一切生活水準比起大乾也不差多少的話,他們那時候倒是不介意將那些地盤接收過來。
至於要他們主動開拓,那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真要是想在外海搶佔地盤,文官集團的優勢,其實比皇家宗室和勳貴勢力聯合起來都要大得多了。
不要忘記東南沿海大族們,他們才是大乾沿海海域的霸主!
前明時期,他們一手培植出來的海賊王汪直,還有末期的鄭家,哪一個不是橫行南海的霸主級海上勢力?
他們有機會在外海佔據太多的島嶼和地盤了,卻是偏偏沒有這麼做!
為何?
不是他們腦子壞了,而是開發外海島嶼需要的物資和精力實在太大。
習慣了地主鄉紳的躺贏生活,他們根本就興不起多少在外海的拼搏之念。
尤其是汪直,這廝甚至跑去倭國建立了宋王朝。
結果,到了最後依舊還是跑到前明的東南沿海折騰,最後被滅得乾淨!
若是他那時候在南洋那邊,佔據一兩個大島,真的可以自主立國的。
可惜,放不下前明的花花世界,好好的一把牌最後輸得乾淨!
還有東南沿海大族,明明一家家依靠外海貿易,賺得盆滿缽滿。
可偏偏,卻是一點進取心都沒有。
根本就沒有幾個願意跑去外海佔據島嶼,當土皇帝的。
這些情況,作為文官領袖的內閣大佬們,怎麼可能不清楚?
他們的想法,和那些東南沿海大族當家人差不多,只想撿現成的好處。
也不想想,皇家宗室和勳貴勢力都是什麼處境?
若是不想辦法突圍的話,用不著多久就會徹底泯然眾人。
而文官集團裡的佼佼者,已經聯合起來把持了科舉的選才權!
可以說,只要家族子弟的腦子,不是真的犯傻,想要透過科舉入仕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他們完全可以透過朝廷的規矩,幫助家族以及背後的書院勢力發展壯大。
本來一切都好好的,結果因為外海開拓一事,文官集團眼下頗有些坐蠟。
目前,朝堂上已經沒有勢力和他們爭鋒相對了,自然也不會有其他勢力給他們當對照組,什麼事情都得直面當今皇帝。
當今皇帝可不是很好糊弄的主!
做什麼都將面臨當今皇帝的審視和警惕!
只要想想,就知曉以後的日子並不好過!
情況怎麼會發展到這一步的?
如此狀況,甚至叫內閣大佬們都有些無所適從。
以往的史書中,可沒有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