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出身,和林如海屬於同一屆。
更巧的是,這位同樣出身姑蘇,和林如海算是同鄉。
不僅是同年,又是同鄉的關係,自然而然會生出親近之念。
而馬文才雖然比不得林如海高中探花,那也是二榜排名靠前的存在,一身才華也是不可小覷的。
只是可惜,這位的性子太過正直,在官場上怎麼可能混得開?
在官場上蹉跎了十年,卻還是一個區區的六品小官,直接被邊緣化了,甚至就連翰林院和國子監都待不下去。
最後一怒之下辭官歸鄉,正好那時林如海在南方當知府,就邀請這位加入幕府,成為了最心腹的幫手之一。
這位的性子雖然太直,和外人關係都處理得不怎麼樣,可本身實力還是不不錯的,在處理政務以及出謀劃策方面都有一手。
有林如海在上頭幫忙遮掩,一身才華也算是能夠勉強施展。
對,這位就是林如海最心腹的幕僚之一!
要不怎麼說,林家這樣計程車族底蘊驚人呢。
沒見,政二老爺都當上了正三品的通政使,可到現在都沒有找到一個合格的幕僚幫襯?
而林如海剛剛在中原上任,之前暫時離開的心腹幕僚就主動找過來了。
當初在揚州巡鹽御史的職位上,不僅林如海,就是馬文才都看出了極大兇險。加上當今把林如海往死裡用,那時候林如海已經身陷死局。
作為幕僚和好友,馬文才不止一次勸說林如海拍拍屁股走人。
可惜,林如海放不下,卻又不想牽連好友,這才提前讓一干心腹幕僚,包括馬文才在內全都早早離開了。
因著這事,馬文才對當今皇帝一肚子意見!
跟隨林如海做事,見識到了官場上太多的陰暗,早就熄了所謂忠君報國的念頭,只是想為百姓做一些事情罷了。
當然,他之前對林如海的迂腐,也是相當不滿的。
好在,林如海在關鍵時刻被上調了,終究擺脫了死局。
只是往後一直都在京城坐冷板凳,也不好叫馬文才等幕僚上京。
再說了,像是馬文才等幕僚,在外頭都是香餑餑!
一旦有了空缺,其餘官員都是相當積極熱情邀請的。等林如海在京城將身子骨養好的時候,也就馬文才一直都沒有接受旁人的邀請,在家裡無所事事。
知曉這廝不喜京城,主要是這裡有太多不美好的回憶,還有不少見面就眼紅的仇人,林如海也不好招呼他過來。
等林如海當上了中原布政使後,都沒有等他寫信將人邀請過來,馬文才就直接跑過來,老友相逢自然好不歡喜。
按照馬文才的說法,也就林如海能夠容忍他的直脾氣了,換個人遲早得翻臉變成仇人,那又是何苦來哉?
最近幾年窩在家裡,也是閒得發慌,眼見林如海一舉成為封疆大吏,自然直接跑來重新投效了,一點都沒覺得不好意思。
因為性子直,就是地方書院都待不下去,這事他也沒有隱瞞。
林如海自然十分歡喜,有了好友馬文才幫助,他身上的擔子就輕鬆多了。
起碼在政務處理上,有個商量出主意的人,也能透過馬文才建立屬於自己的資訊渠道,這樣的套路以前就使用過,相當的適應。
好友當面,林如海也詳細說過,他在京城的事兒。
其中,自然免不了要著重說一說賈環了,馬文才聽了也不由嘖嘖稱奇。
但凡在京城待過一段時間,就知曉賈環做出的事業,相當了不得。
單單一家寧榮街堂口,便叫人不容小覷!
雖然是上不得檯面的江湖勢力,可能在京城這樣的地方立足,並且還能發展到那等規模,還沒有得到寧榮二府多少強力支援,賈環的能力自然無需多言。
更別說,賈環還是林如海的準乘龍快婿,作為好友的馬文才自然會多多關注一二,以後怕是少不了還要打交道。
只是,包括林如海在內,全都沒有料到賈環崛起如此之速!
之前的賈琮崛起已經相當迅猛了,不料賈環更加恐怖!
這是朝著冠軍侯的方向在衝刺啊,而且眼見就要達成目的了。
這時候,賈環寫來密信,其中大膽內容卻是叫他們震驚。
割據西南邊陲!
這事兒吧,在林如海和馬文才看來,難倒是不難!
關鍵是,其中顯露的勃勃野心,才是最叫他們震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