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的家常菜,比較少油膩,注重健康,飯桌上的話題更接生活底氣,李夫人就愛說些地方風俗或者收藏愛好方面的。
趙輝察言觀色,投其所好:“我看到李夫人家裡擺有嘎烏和綠松石手串,應該是有點信這方面的吧?”
李夫人說到這個就感興趣:“也不能說信,畢竟跟了老李這傢伙,搞這些牛鬼蛇神那是落後迷信,要被批評的,但是有時候不可信其無,就像福建那邊的漁民,我聽過一個民間借貸案件說:被告死不承認欠原告的錢,結果法官的斷案辦法是讓被告對著媽祖發誓,結果那人就不敢撒謊了!你們說有用不?”
趙輝點頭:“有時候信是一種精神寄託,而不代表著迷信愚昧,兩者相差還是蠻大的,前者是精神自我豐富的行為,未必不可行。”
李夫人十分贊同:“對啊,我同意這先生說的。”
“他正是仁波切上師,你想聊就多聊聊唄。”李國偉補了句。
“哦?”李夫人目光都放亮了。
“曾經在邊藏修行了一段歲月,拜過大師,有過灌頂,算是略知皮毛。”
趙輝謙虛的說。
但這話題可就太對李夫人的口味了,接下來的飯桌几乎都是兩人在滔滔不絕,交流這方面的困惑、聆聽大師見解。
李垂文見狀心裡頭知道省事了,走夫人路線其實是很好的辦法,畢竟再堅強的城牆,往往也禁不住枕邊人的吹風。
作為婦女之友,趙輝憑藉著他的見多識廣,輕而易舉討得了李夫人的信賴,並且還許諾:“等下次我去川藏那邊,親自給李先生和夫人討一副天珠回來,送給二位!”
“這可使不得!”
李國偉忙說,李夫人卻欲言又止。
趙輝笑著:“領導放心,不是什麼貴重物品,不信者眼裡幾塊石頭罷了,但重要的是這裡面寄託的意義!”
李國偉聽聞此言,又在老婆的眼神威脅下,就點頭了:“別整太貴重的東西,你回頭開個價格,我得明碼標價。”
“理解理解!”趙輝笑著點了點頭,“只是這時間上說不太準,有這條件的我會盡快去求!”
李夫人就忙在一邊客氣說:“不急也別專程跑這趟,我就盼個緣分!”
趙輝說:“李夫人心態很好,佛說了,很多事情是越執著越煩惱,放下了反而就順了!”
“上師說得是!”李夫人雙手合十。
只有李垂文心裡頭清楚得很,什麼鬼可遇不可求,還得跑到川藏去拿——他可清楚這些天珠,老趙箱子裡有大把呢!
甚至趙輝身上可能就帶有,但他不會拿出來,因為他要留給李垂文一個下次過來的理由,並且還要讓李夫人感覺到來之不易,歡迎他來!
李垂文看向趙輝的眼神,寫著意會和佩服。
老趙你可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