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垂文繼續留在魔都拓展交際,他原本是過來買車順便交一兩個朋友,但飯局卻越堆越多,似乎他有一種人格魅力,總是能吸引到投資者的青睞。
後面他逐漸明白過來,這不是人格魅力,而是金錢魅力!
再有錢的聰明人,也會被利潤所吸引,不要覺得有錢人的頭腦就清醒。
不說國內,說國外當年那個轟動全美乃至世界的麥道夫龐氏騙局,他可是把美國大把的富豪,華爾街的精英們都騙了個遍,事發了甚至還有人不相信他是騙子!
老美的資本家還不夠聰明嗎?華爾街的人還不夠厲害?照樣被鉅額的利潤矇蔽了雙眼,百年前的老套路,依然將百年後的人們忽悠得團團轉。
騙局尚能如此,李垂文他這種正兒八經公開實力和收益的,對人投資人的吸引力就不難去解釋了!
隨著飯局的不斷增加,李垂文原本只是計劃來這邊買個車,到現在卻變成了趁機發展生意,然後人手不足了,就從燕京調集人手,專業化做事。
在魔都這陣子還有另一件事,他的師兄于振峰要過來這邊參加一個商務峰會,得知他人也在此處,自然也見面吃了個飯。
飯桌上于振峰就順便點了他的名,一起出席活動。
李垂文謹慎:“這邀請嘉賓不是提前定好的嗎,我突然造訪是不是有點?”
于振峰不覺得:“我要帶你參加,誰還能說不?”
李垂文聞言笑了起來,如果是當初剛認識,于振峰或許會解釋一二,說什麼沒關係,有實力者自然受歡迎之類的。
但現在混熟了,大家都是一條船上合作伙伴,彼此之間不用那麼多廢話,言簡意賅直擊核心,大佬點名的人,承辦方跑來巴結還來不及呢!
“師兄大氣!”
李垂文也沒客氣什麼,這種商務活動對於拓展眼界和見識很有幫助,因為還有官方參與的性質在裡面,能夠跟一群大佬同臺的機會可不多。
於是他便應邀跟于振峰只要去出席峰會。
這種級別的論壇會有部長級大員出席主持,各方商賈鉅富都會參加,李垂文雖然沒有正式受邀,但作為于振峰身邊的人,也不需要走這些常規。
只需要知道,秘書都只能坐奧迪車前排,他卻可以跟于振峰坐後排談笑,從下車被鏡頭聚焦開始,這就是實力的一種詮釋了。
於師兄畢竟是fb級大佬,有他專門的紅毯通道,李垂文跟著蹭了個臉熟,名片早已準備了一大堆,能夠談得上的自然要藉此交流一番,開啟知名度。
就可惜早幾年前那幫網際網路大佬們,如今一個個不是退居幕後,就是歸隱享受了,就導致一種商界明星面孔、段子手缺乏的現象。
曾經廣泛流傳的一個小目標、對錢沒有興趣、我是個臉盲……這種段子,隨著大佬們的隱退都已經絕跡了。
如今臺上的都是一群差不多模板刻出來,正兒八經,沒什麼鮮明個性的企業人,好像看到了很多人,但又好像誰也沒記住。
李垂文有這種感覺,有一潭死水的既視感。
或許它需要新生代力量來接棒了!
對於誰來接棒,他自己倒是很有野心。
換以前他是想也不敢想,但現在掌握巨資,還擁有鈔能力外掛,要連這點想象力都沒有,未免也太廢物了!
而且於振峰很顯然就是在提攜他,沾了師兄的光,李垂文格外受關注,那些個商界大佬,也紛紛誇他年少有為,成就了不得。
那些機關事業的領導,一樣對他盛讚有加,都快把他說成青年中流砥柱了……李垂文知道這都是沾於師兄的光。
所以他也表現得很積極,參與各領域精英們的討論,在媒體面前大方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另一頭,趙輝還著手打造一支李垂文的流量推手團隊,為他註冊了微博等等在內的社交賬戶,幫助他獲得各種新聞的曝光,宣揚其觀念論調。
知名度在某種程度上很有利於李垂文業務的拓展,因為他一個人精力有限,不可能認識天底下所有億萬富豪。
那麼換個思路,讓他們來認識自己,知道李垂文的基金盈利能力,將投資的主動權交給他們,天和基金的經營面一下子就廣闊了!
不過出名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流量對財富增長大有裨益,但如果是陷入負面和非議的黑紅路線,對他的形象和人際反而是種破壞。
該如何保持始終行走在有利的一面?
趙輝思路素來大膽:“您下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