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到深夜。伴娘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就請新娘把小腳露一露。那一天我也看到的,大趾作尖銳形,其餘四趾退化到成為畸形的狀態,完全破壞了生理發展的自然現象,真是慘不忍睹。原來在這個時期,寧波若干縣份,還保持著纏腳的風氣。
婦女纏足曾經目睹(2)
總之,我是親眼睇到過纏足的真相。全憑一個大足趾,支援重達一百斤左右的整個軀體,真是殘酷之極。
前兩年,我在尖沙咀星光行蠟像陳列館中,見到有一個蠟像,是一個赤足的小腳婦女,為迎合西人的癖好,足部作春筍狀,沒有足趾。我相信,這個做蠟像的人一定沒有看到過小腳,做得太不逼真。至於最近電影中和熒幕上所攝的古裝婦女,往往也露出一雙小腳,但是纏足婦女所穿的鞋子,又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古籍所載纏足史事(1)
現在我要考證纏足的史事。民國初年,天津有一位名叫姚靈犀的文人,在天津報紙上連續寫了一篇專談纏足的詩詞歌賦,後來還印成單行本三五厚冊,他表面上反對纏足,實際上專門歌頌纏足之美。這一部書,我曾經看過,認為他完全沒有申斥纏足之害,以及造成畸形生理的民族之恥。
纏足的風氣,大家以為是五代南唐的亡國之君李後主開始,因為李後主好聲色之娛,所以關於纏足的事,都推在他的頭上,其實也不盡然。現將歷代文獻資料引述如後。
()好看的txt電子書
漢代司馬遷所著《史記·貨殖列傳》上說:“趙女鄭姬……揄長袂,躡利屣。”此處“利”字,即尖細之意。從這段記載看來,秦始皇之前,趙國的女性已經有尖鞋;從尖鞋來推想,可能已有纏足的女性,這也可能與纏足無關。總之以尖鞋為美的意念,則是事實。那麼女性纏足之風,早在秦代之時已經開始,但還不成普遍習俗。河北滿城出土“金縷玉衣”,是西漢的墓中人,有男女二具,女的一具,足型與男的一具相同,足見西漢命婦,並無纏足之風。
公元六百年左右,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樂天)的詩中有一句話“小頭鞋履窄衣裳”。照“小頭鞋履”四字看來,可能他已親眼目睹過纏足婦女。但是在唐代墓中出土的女性鞋有三種:雲頭錦鞋、麻鞋、麻布鞋,全無纏足的跡象。這足以證明一部分女性是以小頭尖足為美,大部分女性還沒有“小頭鞋履”的風氣。
唐代溫庭筠說過“織女之束足”。那個“束”字與“纏”字意義相同,足見當時的女性已有束足的風氣。這句話確實指出唐代一部分女性已有“束足”的具體事實,但風氣還是不普遍的。
唐代詩人杜牧又有兩句詩云:“鈿尺裁量減四分,纖纖玉筍裹輕雲。”這兩句話,又是刻畫婦女用布帶纏足的實況,不過上句說“鈿尺裁量減四分”的“分”字,不知是當時度量衡的不同,或是詩人故意形容細小的說法,或是刊本的錯字,我不敢斷定。不過一個“裹”字,已可證明唐代裹足事實了。
又隔了三百年,是公元九六一年,南唐李煜(即李後主)工書善畫,又擅填詞。他寫的詞“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傳誦至今。又據《中國人名大辭典》雲:“李後主接位後,日與群臣酣宴,性驕奢,好聲色,不談政事,在位十九年,為宋太祖所滅。”他的生活中最傳頌至今的事情,是宮嬪娘。據餘懷《婦人鞋襪辨》雲:“考之纏足,起於南唐李後主。後主有宮嬪娘,纖麗善舞,乃命作金蓮,高六尺,飾以珍寶,帶纓絡,中作品色瑞蓮,令娘以帛纏足,屈上作新月狀,著素襪,行舞蓮中,迴旋有凌雲之態。由是人多效之,此纏足所自始也。”
從上面的文獻記載來看,所謂“以帛纏足”,即是用帛布來裹足,直到現在形容用布或帛或絹來裹足,即是纏腳帶。俗語有“王大娘纏腳帶——又長又臭”,即是指此。以前《史記》上的記載,只記少數的特例,而白居易、杜牧看到的也都是風月場的情況,纏足的風氣還沒有遍傳全國上下。卻因身為一國之君的李後主在宮中創行纏足,李後主的詞更為人所稔知,所以考證纏足的人,都把這件事推到李後主頭上,何況李後主是亡國之君,當然有許多正人君子寫文章時,常把這件事說是亡國的不祥之兆。其實照我前文的考據,娘實在並不是纏足的創始人,李後主只能算是提倡人。
有一位日本人池本義男,清時久居北京,著有《纏足稿》一書,他書中指出孃的生辰,說是:
舊曆八月念四日
小腳姑娘祭
——小孩初纏之日
這段記載的是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