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1 / 4)

⒓牽�頤強梢約俁ㄕ饈嗆�蝕優┭г鶴�轎難г閡院蟛攀盞降難Х淹ㄖ�8�菪鹿娑ǎ���1911學年度開始,就必須付學費。同時,根據康乃爾大學的規定,學生如果從免學費的學院轉到須繳學費的學院,就必須補繳學費。'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Cornell University: General Circular of Information; 1912…1913; (January 1; 1912); p。 26。'胡適從農學院轉到文理學院是1912年初,也就是1911年第二學期的事。

康乃爾大學1911年度的秋季班在9月27日註冊,次日開學。我們不知道胡適最初選的課是哪些。從他在開學那幾天的日記來看,他原來的計劃不但選了“經濟學一”,而且也想旁聽幾門英文課——“演說”、“英詩”及“英文散文”。然而,他很快地就放棄了這個計劃。“經濟學一”才上了幾天,就被迫退選,原因是:“經濟學第一課宣言農院二年生不許習此課,以人太多故也。”' 《胡適日記全集》,'想旁聽的英文課,也因為課業太忙,而只好泰半放棄:“今年每日俱有試驗課。上午受課稍多,竟不暇給;懼過於勞苦,自今日為始,輟讀演說及英文詩二課,而留英文散文一科。”' 《胡適日記全集》,'胡適在這學期所選的課有:“地質學一”、“化學B”、“植物生理學七”及“果樹學一”。以他在這學期所選的課程來說,這是胡適真正踏入農學的開始。然而,諷刺的是,這也註定是胡適在農學院的最後一個學期。他這些課所得的成績如下:“地質學一”,75分;“化學B”,85分;“植物生理學七”,77分;“果樹學一”,76分。' 周質平,《胡適與韋蓮司》,胡適康乃爾大學總成績單,頁12…13。'胡適在農科方面的學習成果,用他晚年在《口述自傳》裡的話來說:“我考試的成績還頗像樣的(fairly successful)。”' Hu Shih; “The Reminiscences of Dr。 Hu Shih;” p。 45。'

“文章真小技”、“種菜種樹”以救國(5)

1911年秋天是胡適在康乃爾大學的第三個學期。9月28日開學,兩個星期不到,辛亥革命就發生了。胡適在為辛亥革命而雀躍的同時,卻為自己學業的問題而煩惱。他是該繼續學農?還是應該轉他的主修專業?或者甚至應該轉學?胡適對自己學農,很可能從一開始就雅不情願。他1911年6月去孛可諾松林城參加“北美中國基督徒留學生協會”舉辦的夏令營的時候,寫了一封信給章希呂,在這封信的結尾,突然冒出了一句:“適有去Cornell[康乃爾]之志,不知能實行否?”' 胡適致章希呂,1911年6月17日,《胡適全集》,23:32。'當時,他已經唸完了第一學年。凡是瞭解美國大學學制的人,都知道轉學必須在一年以前就進行的。他當時如果真想要轉學,就必須等到該年秋天申請下學年度想轉去的學校。不管他1911年秋天開學以後,是否仍有轉學的念頭,農學對他來說,顯然已經失去了足以讓他繼續受苦受難的理由。

我們從梅光迪在1912年1月17日給他的信看來,胡適最後的決定是轉系而不是轉學。梅光迪在這封信裡極力贊成胡適轉系。他說:“來書言改科一事,迪極贊成……足下之材本非老農,乃稼軒[辛棄疾]、同甫[陳亮]之流也。望足下就其性之所近而為之,淹貫中西文章,將來在吾國文學上開一新局面。”他甚至預言:“足下改科乃吾國學術史上一大關鍵,不可不竭力贊成。”' 梅光迪致胡適,[1912年]正月17日,《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然而,從胡適在該年2月6日給章希呂的信看來,即使胡適決定轉系,他的興趣顯然也不在哲學,而毋寧是在政治文學。有關這點,我們會在第五章再分析討論。胡適在這封信裡說:“適已棄農政習哲學文學,旁及政治,今所學都是普通學識,畢業之後,再當習專門工夫,大約畢業之後,不即歸來,且擬再留三年始歸。然當改入他校,或Harvard[哈佛]或Columbia[哥倫比亞]或入Wisconsin[維斯康辛](在中美為省費計)尚未能定,因Cornell[康乃爾]不長於政治文學也。”' 胡適致章希呂,1912年2月6日,《胡適全集》,23:32。'康乃爾大學在該年的2月19日批准胡適從農學院轉到文學院。' 參見周質平,《胡適與韋蓮司》,胡適康乃爾大學總成績單,頁13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