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方孔炤的全力支援,回到武昌之後,沈樹人繼續推行民政種田的掣肘,也就基本上被掃清了。
他手下的心腹文官幕僚團隊也不是吃素的,沈家那些善於理財和搞工程的家丁也都很盡力,被沈樹人安插到了各個有實權但沒級別的位置上。冬季的種子放貸、興修水利、堆砌圩田深挖魚塘……都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每日過手的錢糧都有數以萬計,但在沈家的治理下,貪墨揩油的跡象竟比原先武昌等地地方官府自治時,還要好上許多。畢竟豪商出身的家族做賬查賬方面有天賦。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明年就算再有點水旱災害,武昌、漢陽兩府也能比較好地扛過去,新增圩田帶來的糧食增產,估計也能達到糧食總產量的一成多,
再加上教百姓養羅非魚清江魚的補貼、和玉米土豆帶來的相當於原本總糧食產量三四成的增收(南方種玉米的面積小,所以總量絕對值增長不會太高),
這兩府做到百姓豐衣足食、再把流離失所的外來人口都整編當兵、服徭役,應該問題不大,甚至還能多存留一些糧食,充作將來大戰的軍糧。
崇禎十四年、十五年之交的武昌府周邊,已經是北方南下流民極多的地區了。歷史上左良玉後來能號稱擁有八十萬大軍,主要就是武昌的地理位置九省通衢、又是長江漢水交匯的水運樞紐,
北方人活不下去要南下,到了這兒就會重新聚散尋找出路。如果在武昌當地能找到活路,一般就不會再刻意繼續遠走。
在這裡掌權,只要有足夠的糧食,就能拉起一支軍隊。再往後局勢進一步惡化,流民越來越多,哪怕不給軍餉,只要給口飯吃,都有大把的人願意效力。
……
把農業和糧食的工作安排好之後,這個冬天的最後兩個月,沈樹人總算可以騰出手來處理工業、軍工和外交謀略。
武昌全境安定下來、接收妥當後,好好開發大冶鐵山,全面提升軍工產能,補足產業鏈上游的鋼鐵煤炭供應,這些都是必須做的。而且優先順序還在打造新式火槍、火炮之上。
有了工業基礎,有了更好更足量的鋼材,才有更好的槍炮。否則單純在機械結構上動小聰明最佳化設計,終究只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何況沈樹人還有時間,如果你是沒有發生改變的話,距離崇禎之死還有兩年零五個月。今年冬和明年先注重冶金髮展,算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不過,在做這一切種田規劃之前,沈樹人還有一件外部事務必須先處理——這事兒其實也花不了他本人多少時間,不用一直親自盯著,只是得先佈置下去,讓手下人持續跟進。
於是,十一月初九,回到武昌後沒幾天,一個被沈樹人加急召見的屬下,就風塵僕僕趕到了武昌,登門拜見,
正是此前一直被他丟在黃州與江西交界、截江收稅的鄭成功。鄭成功做了大半年官,如今還是七品,這次沈樹人正好趁機給他也活動活動,想辦法再升一些。
鄭成功對於沈樹人還是非常尊重的,畢竟當初就是沈樹人帶他一起去南京進的國子監,後來還一路照應他,如今又是頂頭上司,還那麼照顧他的前程。
所以沈樹人要辦點什麼事,基本上就是吩咐一句話的事兒,能幫鄭家在官場上進步,條件都好說。
沈樹人也就不跟他客氣,在道臺衙門裡擺了一頓酒,一見面就拉著坐下一起喝。
酒過三巡後,就開門見山:
“這大半年徵收厘金、徹查江防,做得不錯。賬目我也都看過了,你果然不是為了錢來做官的,我就喜歡跟鉅富之家打這方面的交道,省心,不用蠅營狗苟。
最近這兩個月,你查獲不法商船隊的紀錄,我也都捋了一遍,做得很好,這方面要繼續加強。一直到明年開春,攔截不法商船的事兒,都比查稅更重要。”
“放心,大哥你說做什麼我就做什麼。”鄭成功也不含糊,直接就先答應下來,然後才問理由,“不過,能問問是為什麼麼?不方便說我就不問了。”
沈樹人當然沒必要隱瞞,推心置腹地和盤托出:
“據我這兩年排查,自從當初劉希堯、藺養成等盤踞英霍山區以來,他們的兵馬是無法靠山區的產出自給自足的。英霍山區貧瘠,更有許多物資不是山區所能出產。
所以革左五營每到冬天,都需要依靠江北各條源於英霍山區、注入長江的河流,派出小船偽裝成合法商旅,用之前劫掠所得的金銀財物,到江西進貨必須的生存物資。
將來你收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