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以霸州戰役為主導的軍事會議,最後卻是變成了要求孟恩遠限期攻克京師而告終。
等孟恩遠走出了會議室後,臉色沉重的走到楊德明身邊:“楊處長,能不能把你手底下的參謀借過來到我第一軍?”
楊德明看著孟恩遠,心裡也是有些替他擔心,進攻京師的第一軍兵力其實不算多,而王英楷手下的雖然是殘兵敗將,但是也有兩萬人呢,雖然多數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貨色,但是第一師的第二旅卻依舊是個硬骨頭!
如今聽孟恩遠說要借人用,也是理解孟恩遠的想法,第一軍的參謀人員雖然不少,但是專業素質和參謀部裡,尤其是作戰處的參謀們相比素質相差還是比較大的,其他軍、師、旅的作戰參謀雖然都是優秀的年輕軍官,但是基本上是北洋軍校、奉天軍校本土培養的軍官,但是作戰處裡的作戰參謀們大多是留學生和進修生,軍銜最低都是少校,並且以中校居多,這要是到野戰部隊裡任職,基本上都是團長的候選人。
楊德明想著自己作戰處里人不少,而且近期也不需要組織和當初入關作戰、唐山戰役那樣的大規模的作戰計劃,區區一個霸州戰役還用不了作戰處那麼多人力資源,借調幾個人給孟恩遠的第一軍問題不大。
當即道:“這當然沒有問題,我回頭挑幾個讓他們到第一軍協助作戰!”
孟恩遠道:“嗯,如此就謝過了,對了,我聽說你手底下的三科科長方慶坤少校也在,能不能把他也調過來?”
楊德明有些驚訝看著孟恩遠,沒想到孟恩遠這個中‘將軍長級別的人還知道自己作戰處下面的那些作戰參謀們,而且今天既然能夠說出方慶坤的名字,想必是對此人也有著極深瞭解的。
“孟軍長您倒是好眼光,這方安卿的能力在今年一干歸國的留德同僚裡也算頂尖了,既然您開口了我就讓他過去第一軍幫幾天!”
方慶坤,字安卿,山東聊城人,此人和諸多北洋體系內的軍官們一樣,乃是根正苗紅的北洋人,庚子年前袁世凱擔任山東巡撫時期,他投入武衛右軍之中,由此此人投軍前乃是秀才,加上年輕好學很快就是進入武衛右軍隨營學堂就讀,而當時趙東雲還在武衛右軍隨營學堂擔任教習,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方慶坤算得上是趙東雲早年的學生之一,隨後該人和其他諸多學子一起被袁世凱送往德國留學,和楊德明、李想等人考入了柏林軍事學院不同,此人在德國就讀的是普通士官學校,今年年初回國後和李想、伊良旭、康殿橋等人直奔瀋陽投奔趙東雲。
並被授予少校軍銜,在作戰處任職二等參謀,數月後也就是奉軍入關前夕,由於奉軍大舉入關在即,抽調了陸軍司令部,尤其是參謀部的大量軍官充實野戰部隊,作戰處原三科科長被調往第十師高升第三十九團團長,於是這個方慶坤也就趁機升任作戰處第三科科長。
其人由於能力出眾,雖然陸續回國投奔趙東雲的留德學生不少,但是除開了楊德明等三人是柏林軍校的高材生前途一片光明外,其他的留德生的升遷由於個人能力的差別也是差別極大,混的差的只是個上尉,混得好是則是少校甚至中校,而方慶坤由於能力傑出,如今雖然那只是個少校,但是已經升任作戰處第三科科長,不用多久積累些資料升任中校、上校也是穩當當的,由此再外放到野戰部隊的話,一個團長是妥妥的。
這樣能力傑出的人在奉軍里名聲自然也不會小,但是能夠讓孟恩遠這個奉軍裡的軍長看重並親自提出來,也是讓楊德明小小的驚訝了一把。
孟恩遠既然點名要了此人,楊德明自然不會從中阻擾,隨後就是安排了方慶坤以及另外三名作戰處的參謀去了第一軍司令部那邊,臨時幫孟恩遠出謀劃策。
這種安排自然不是正式的調任,只是臨時的借調而已,不過對於方慶坤等人來說,此舉也算是在履歷裡增加濃厚一筆的好事,如果進攻京師的戰事順利,那麼對於他們日後的升遷而言也有極大的好處。
當孟恩遠找人才充實了自己的參謀團隊後,很快就是重新制定了進攻京師的計劃,這一次他們進攻的重點從南苑改到了通州方向,理由就是南苑雖然便於進攻,補給也方便,但是對面卻是盧永祥親自率領的第一師殘部,別看是殘部,但是裡頭的第二旅卻是在唐山戰役裡沒有受到過損失的部隊,這打起來可不好打,而通州方向雖然敵軍兵力也多,但是卻都是第十一師、第十二師的部隊,這進攻起來雖然補給麻煩了點,但是補給到位的話會容易的多。
孟恩遠被趙東雲要求八天內攻克京師,進而第一軍大規模調整現有的部署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