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的行程表都是一環扣一環,你朱爾典遲到了半個小時,等你再到的時候,人家趙東雲早就進行下一項事務了。
不遲到是一個紳士最起碼的自律,但是身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日不落帝國的外交官,朱爾典依舊有著他的驕傲,他從來都沒有提前早到等人的習慣!所以他幾乎是掐著秒錶在上午十一點十五分走進會議室。
第三百六十二章 英國的條件
他走進去的時候,見趙東雲已經在裡頭了,當即脫下禮貌見禮:“見過總統閣下!”
趙東雲和朱爾典也不算什麼陌生人,兩人實際上已經見面多次,尤其是在最近三四個月裡,幾乎每隔四五天時間都會見一次,而每次見面的時候趙東雲都是會他進行深談,畢竟這個朱爾典是英國駐華公使,儘管說出去只是一個外交人員而已,但是背後站著一個大英帝國的他對中國的影響力卻是極為龐大的。
在這個時代,各國駐華公使對中國的私人態度,基本上就代表了各國對華官方態度!原時空里美國駐華公使對中國抱有極大好感,想要聯合中國對付日‘本,並大力推動中美聯盟,重建中國海軍等事務,並直接導致了伯利恆條約的簽訂。而這個朱爾典呢,和袁世凱交情匪淺,認定袁世凱是當代中國唯一一個可以保證中國獨立、平穩局勢的人,所以原時空裡的英國就毫不猶豫的支援袁世凱。
也許聽上去有些兒戲,但事實的確如此,畢竟當代中國雖然有著超過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四萬萬,但是在列強眼中,當代的中國重要性是極為有限的,毫不客氣的說不會比泰國更加重要,人家泰國好歹還充當了法國和英國在印度支那半島的緩衝區呢。
大體上就跟後世的國人聽見非洲的某個國家出現了什麼大事,第一反應就是落後、混亂,第二反應就是:關我屁事!
興許後世人不願意承認這些,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列強對中國的不重視,也就導致了各國都比較缺乏對中國有深入研究的人,於是乎各國決策層在決定對華政策的時候,幾乎是盲目聽從在華外交官的建議。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駐華公使們的私人對華態度那麼就可以看成是各國官方對華態度了。
趙東雲不是什麼傻小子,也不是什麼自尊心膨脹的傢伙,所以每次見到朱爾典的時候,他總是盡力表現出自己對朱爾典的重視,同時也是儘量的展現自己的能力,試圖讓朱爾典加深對自己的影響,最好是讓他認為,自己趙東雲就是維持中國局勢穩定的唯一選擇。
當代英國的在華核心利益有兩方面,一方面自然是眾人所知的商業利益!而第二個就是扼制俄國擴張。
而要實現上述兩個利益,那麼他們就需要中國保持局勢穩定!有了穩定的局勢,英國商人才能夠在中國廣泛的南方省份,尤其是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裡做生意賺錢。中國局勢穩定,才能避免讓俄國趁火打劫!
雖然英國不希望看見中國強大,但是他們更不願意看到中國徹底分裂,歷史上他們為什麼選擇大力支援袁世凱,甚至提供善後大借款給袁世凱充當軍費,然後藉著1913年的二次革命徹底統一中國,為的就是不願意看見中國陷入徹底的混亂。
一個虛弱而穩定的中國才是他們需要的!
而從這一方面來說,爭取英國人對自己的支援乃是趙東雲的既定政策!
哪怕是四國銀行團對趙東雲提出了諸多無理要求,但是趙東雲依舊沒有放棄這個希望,因為從另外一方面來說,英國自然還願意弄出一個四國銀行團來和他談,說明自己已經成為了英國人的主要在華扶持人。
現在的分歧就是:英國人願意扶持趙東雲統一中國,但是他們需要趙東雲付出他不能付出的代價!
如果英國人不願意看見趙東雲統一中國,人家早就不和你談了,直接找上南方聯邦或者段祺瑞扔過去幾千萬英鎊,趙東雲再牛逼也得被北伐幹掉。
不僅僅英國方面的態度是這樣,實際上德國和法國以及美國也是傾向於蘇系領導的北洋能夠統一中國。
剩下的日‘本已經是當代名副其實的遠東攪屎棍,它自然不願意看見中國重新統一,所以早就沒和蘇系接觸,奉軍剛佔據山東呢,它立馬就掉頭支援段祺瑞,一出手就是五百萬日元的軍火。
俄國同樣也是想要趁火打擊,自然也不願意看見中國這麼快就徹底統一。奉軍入關之前和還趙東雲打的火熱,鼓動趙東雲入關和王英楷開戰,但是等趙東雲率軍入關連續拿下直隸、山東和河南,蘇系局勢一片大好的時候,人家俄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