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局》最快更新 [aishu55.cc]
“要打仗了嗎?”
趙洵點頭,輕輕應了一聲。
徐予和眼睫微垂,眸中光亮漸漸黯淡,一股悲憫之色從她眼底溢位,她撩開簾幕,街上人歡馬叫,熙來攘往,這是太平年間該有的氣象,也是上位者最希望看到的景象。
邊地戰火不會蔓延到國都,可邊城的百姓們就沒有這麼好運了。
“其實,”趙洵抬眸,凝望著她,“我從沒想過你會這樣想,我以為你會和徐御史一樣,主張講和。”
所經之處,皆是熱鬧祥和,徐予和越看越覺神傷,“我確實希望家國太平,沒有戰事。”
趙洵問道:“那你……”
“我見過戰亂之後,人們過得是什麼樣的日子,你應當也比我清楚,不論是唃廝囉,還是西羌、北契,我軍一旦與之交戰,勝算究竟幾何。”
徐予和放下簾幕,低垂眉尾,悽然愴色浮於言表,“以前總是從書裡讀戰爭,可親眼見過之後,方知現實比紙上所寫更為殘酷,那時我爹被貶至渭州,我們一路向西,也不知到了哪兒,我也像剛剛那樣撩起車簾,可看到的畫面與我以前在汴京所見到的截然相反,那裡枯骨露野,餓殍盈途,入眼盡是頹敗荒涼。”
她轉過身,聲音愈發低沉,“居廟堂之高,有的人不曾親眼見過戰後是何等景象,更沒有親眼見過百姓活得如何,所以,我爹很後悔諫言主戰,他覺得不該為了自己的政治抱負,而讓千千萬萬的百姓飽受苦難。”
“這並非政治抱負,我的老師同我說過徐御史年輕時的事,令尊憂於天下,心繫萬民,我很是敬佩,”趙洵眼中泛起陣陣波瀾,安慰道:“戰事不可避免,君主之決斷,也非一人言語便能左右,動兵只是為了讓以後的人能夠更好的活著,令尊何錯之有。”
“活著的人衣不蔽體,死了的人露骨荒野……”
徐予和蜷縮在角落裡,聳拉著肩膀,她實在不想記起那段經歷。
那時她還年幼,一個八九歲的幼童第一次切身體會到戰爭的殘酷,久經戰火的西北之地滿目瘡痍,給她帶來太多太多的震撼。
“戰事只會給百姓帶來苦難,我想,這便是先帝將我父親貶去渭州的緣故,先帝想讓堅持主戰的官員們看一看,兩軍交戰,必將生靈塗炭,只有講和,才能讓身處水深火熱的百姓得到喘氣的機會。”
趙洵離她近了一些,“可你有沒有想過,講和不過是換了種溫和的方式讓百姓繼續遭受苦難。”
“議和之後,我朝每年要歲賜於羌契二國。”
徐予和抬起頭,眸色晦暗不明。
趙洵心裡很清楚,歲賜這個稱呼只是為了掩蓋大梁的屈辱,什麼北契與大梁互為兄弟之國,什麼西羌向大梁稱臣,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大梁軍事實力不夠強大,不足以徹底消滅外患。
想到這裡,他的語調不禁激動起來,“說得好聽,是歲賜,可實際上呢,那只是向別國交納大量財物來換取短暫的、沒有保障的和平,只靠國庫裡的那些錢,根本撐不了幾年。”
言下之意再明顯不過。
向別國交納的財物從何處而來?
毫無疑問,從百姓身上。
大梁的賦稅雖然沒有那麼沉重,朝廷也多次減免田賦與身丁稅的徵收,但將免役錢、和糴、和買、科率及各種雜稅加在一起,對百姓依然是不小的負擔。
這些錢物繳納上來以後,部分作為軍費運往西北,剩下的絕大一部分則作為歲幣送往西羌和北契。
“可百姓們寧願多繳納賦稅,過上安定的日子,也不想再經歷戰爭了。”
徐予和道。
“百姓們可以這樣想,我們不能,決策者當目光長遠,不能為了眼前的安穩龜縮不前,”趙洵捏緊掌心,“用屈辱,用妥協換來的和平,絕不會長久,西羌仍在伺機出兵,我們不能退讓,如果一時的苦難,能夠爭得今後萬世太平,我想百姓們會願意的。”
徐予和內心矛盾非常,唇瓣張了張,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趙洵眼角漾開一抹笑,“你瞧你,剛剛還在對我說應當如何戰,怎麼這會兒自己又糾結起來了。”
“你看外面那些人,他們雖然為了生計而每日奔波,但是因為有家人,有生活下去的希望,所以也十分快樂,”徐予和輕嘆口氣,道:“戰事興起,流血千里,伏屍更是數以萬計,好好的一家人,或許明日便會不復相見,你沒有見過,自然不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