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的可能性已經被否定了。舉報信之謎依然沒有解開。”
這等於宣佈森內在撒謊。樹理費了好大的勁才忍住沒笑出聲。
後面的發展就更有意思了。樹理告發的三個傢伙被提了出來,儘管他們的名字都被隱去了。
品行不良的三人幫。經常遲到,上課搗亂,被警察管教過無數次,曾經對同學施暴並打傷對方,在當地的警察署成了名人。
更何況,大出俊次的父親竟動手毆打前去採訪的茂木記者!
“我要告你!我不會放過你的!”電視裡傳出唾罵聲,一聽就知道不是個正經人。
“這人怎麼這樣啊?”樹理的母親皺起眉頭,好像多看一眼就會弄髒自己的眼睛似的。
“簡直像個混黑道的。”父親也表示同意。
“樹理,你的同學裡真的有這樣的人?”
“有啊。不過我總是躲得遠遠的。”
“老師們都是幹什麼吃的!”
“老師也拿他們沒辦法。像森內老師,見到他們都怕得要死。”
攝像機的鏡頭還對準了橋田佑太郎和井口充的父親。即使他們的臉都被打上了馬賽克,也已經充分體現出他們想逃避記者追問的姿態。活該!
令人吃驚的是,有關那三個傢伙的報道不僅於此。今年二月,這三人對四中的一名當時還是一年級的男孩施暴,搶了他的錢,並因此接受了警察的管教。
這一行徑可不同於小偷小摸。受害的男生在醫院裡躺了一整個星期呢。城東警察署一度拘留了那三個傢伙,後來是大出俊次的父親叫來律師,經過交涉調解成功,這才沒有發展為刑事案件。
“按理說,這可不是靠金錢可以擺平的事情。”
畫面切換成被害人的父親接受採訪時的場景。這人也只露出了脖子以下的部分,但跟森內不同,他沒有表現出逃避的姿態,而是顯得十分氣憤。
“我們原本想交給警察嚴肅處理。可那個壞孩子的父親竟是那樣的人。如果他事後打擊報復,就更可怕了。再說我兒子也害怕,所以最後決定調解了事。”
畫面轉向攝影棚內。茂木記者和幾個主要製作人員坐在一起。
“茂木,你這次可是挖出了一起令人震驚的事件啊。”一名製作人員提起話頭。
“是的。老實說,剛開始就柏木的死和舉報信的事開展調查時,因為不知道舉報人是誰,城東警察署和城東三中也不太配合,曾經一度不得不中止採訪。由於舉報信上指名的三個人都未成年,採訪便因此受到了限制。”
樹理對茂木的評價是:長得不怎麼帥,卻是個一旦咬上就絕不鬆口的男人。
“後來發生了鄰近的四中學生受到傷害的事件。得知施暴者的父親與當地警察署串通一氣,想大事化小,我們採訪組就決定要繼續調查下去。”
“可是,就算他們是具有暴力傾向的不良少年,也不能說明他們一定與柏木卓也的死有關。”
那人在潑冷水。茂木記者卻十分冷靜,毫無懼色。
“您說得沒錯。可是在城東三中,遭受他們三人的暴力欺凌後,由於得不到老師和警察的保護而自認倒黴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應該還大有人在。透過此次報道,我們要傳達這樣的資訊:我們媒體會向他們敞開大門。”
“校方向學生和家長隱瞞舉報信的事,確實也是個問題。”
“當然。學校本該平等地保護和教育所有的學生,不該屈服於部分學生及其家長,採取這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逃避態度。”
“有關這起事件的採訪還將繼續,也期待觀眾們能提供更多寶貴的線索。”伴隨結束語,畫面上顯示出電話和傳真號碼。樹理將這些號碼牢牢記在腦海裡。
“我們把樹理交給這樣的學校,到底好不好呢?”父親的雙腿換了個姿勢,說道。
他今天一整天都投入到繪畫創作中,手指上沾滿了顏料。據說他這次搞的可是一幅大作。
“看來得考慮轉校。樹理是個單純的孩子,爸爸很擔心。”
樹理裝出膽怯的模樣,低聲說了句“我沒事”。
眼見事態變得如此有趣,怎麼能轉校呢?
“不用擔心我,爸爸。倒是森內老師受到這樣的對待,真可憐。她可是個心地善良的好老師。”
“可她分明在撒謊。”父親嚴厲地數落開了,“毫無責任感,不懂輕重,根本沒有當老師的資格。”
“這個森內老師最近不去學校上課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