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錦鯉的種田戀愛日常》最快更新 [aishu55.cc]
在蘸汁里加這樣形狀比較完整的蒜,蒜味兒自然相對不足。
但黎錦真不在乎這點小事。她就喜歡偷懶,為此,有時可以犧牲食物的一部分滋味。所以就這樣吧。
包子的蘸汁,在京城的主要流派,應該就是“三合油”吧。
三合油者,醋、醬油、芝麻香油之混合也。這種蘸汁的配料相當平凡,但用途卻極為廣泛。
不僅可以用來做包子、餃子、餡餅、鍋貼之類的蘸汁,還能用來拌麵、拌粉和拌冷盤。
這種混合的蘸汁,由於材料常見,味道清淡,不會掩蓋食材本身的風味,因此頗受民間歡迎。
黎錦將蘸汁調好之後,就把鍋蓋拿了起來。
因為這不是小籠包的關係,倒也不必特意把包子的籠屜端出來,拿到桌上吃。
只掀開鍋蓋,夾上一盤子包子,在桌子上吃盤中的包子,再把鍋蓋蓋回去就可以了。
黎錦便夾出了一盤包子,擺放在自己與阿誠之間,兩人同吃這一盤包子。
這中間摻雜著黎錦包出來的“麥穗餃”的包子,賣相還真不錯。
在黎錦看來,摻著擺放兩種形狀不同的包子,倒比只擺放一種包子更為美觀,不過這可能只是她想象出來的錯覺。
因為是燙麵而非發麵的,包子皮非常薄,似春餅一般、卻比春餅更薄。
而且,可能由於吸收了不少餡料中的油水的關係,包子的外皮顏色變成了半透明狀態,從外面居然直接可以看得見是什麼餡料。
這包子裡面,如果包裹的是韭菜雞蛋之類的、顏色鮮明的餡料的話,從外面一定能看得清清楚楚。
但羊肉蘿蔔餡的顏色,實在有些暗淡不起眼,所以看起來不怎麼明顯,倒是有些遺憾了。
但這無所謂,只要不耽誤美味程度,就不是大事。
這些包子,形狀非常小巧,與水餃相比,也不過是略大上一圈而已。
雖然不是小籠包,但大小體積其實也差不多。
論大小與形狀,阿誠包的包子,倒是與京城的著名小吃“羊眼包子”十分相似。
如果說與羊眼包子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大概是,小吃界的羊眼包子是發麵的,而阿誠包的十八個褶兒的包子、以及黎錦包的“麥穗餃”形狀的“包子”,包子皮都是燙麵的吧。
黎錦夾起了一個阿誠包的包子,再度在心中感嘆他真是心靈手巧、技藝精湛。
近距離一看,這小包子的皮,顯得格外單薄而透明。其薄如紙,而且顏色也細膩瑩潔,呈現出玉色的光澤。
剛蒸好的包子,就算從取出來、放在盤子裡到開吃,已經晾了一小會兒,肉餡也依然是滾燙的。
黎錦不敢像吃其他食物一般,直接咬下去,更不敢豪爽地整個放進嘴裡咀嚼。
思前想後,黎錦只好在包子上先咬開小口,讓肉餡中的熱氣,隨著小口冒出去。
但是,事情的發展卻並不如黎錦所願。
包子上咬開這個小口之後,原本蘊含在肉餡中的湯汁,突然順著這個小口流淌了出來。
好在,包子本來就不是懸在空中,而是懸在裝了三合油與刀拍蒜的混合物的碗上方。
這樣一來,些許湯汁,便滴落在了調好的蘸汁上。
因為黎錦拌餡的時候,並沒有放進皮凍之類的配料,所以湯汁的主要成分,應該是羊油吧?
順著咬開的小口滴落的湯汁,流淌出來的速度雖然很快,但羊油相比別的油脂,似乎格外容易凝固。
僅僅是滴落在蘸汁上這種程度的降溫,就已經讓羊油在蘸汁的表面凝固出了小小的圓片。
這種凝固的羊油,顏色是半透明的白色,令人聯想起蠟燭油滴落在器物表面上的狀態。
不過,比起眼看湯汁莫名流淌出來的不快,黎錦卻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用筷子夾住的那個包子上。
從咬開的小口中跑出來的,不僅有滴落的湯汁、散發的熱度,還有更重要的東西,便是誘人的香氣了。
那是一種由羊肉的鮮美、蘿蔔的清甜以及香辛料獨有的濃香,混合出來的香氣,聞一聞,就知道這包子的餡料會有多麼美味了。
為了讓熱氣盡快散發,黎錦將夾在筷子上面的包子,輕輕地搖晃著。
一縷縷不太鮮明的熱氣,也順著包子的開口,散發出來。
應該……差不多能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