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扎到底也是心狠手辣之輩,雖然有些驚異於程東的命令,但是卻不折不扣的執行起來,親自領著人將那些被屠戮的阿突骨部的死人,全都將頭顱割了下來,然後在大營門口,按照程東的指點,將人頭一個個摞起來,搭成了一座讓人恐怖的觀臺,遠遠望去,那一顆顆頭顱如此的猙獰,彷彿想要訴說什麼,只是如今一切都不重要了。
幾百顆人頭摞起來有小山那麼高,遠遠就能看得見,即便是這些久經沙場之輩,看到這副情形卻還是一個個心中也是心驚膽戰的,而且最讓人趕到恐怖的是,那些人頭之上竟然還插著一杆旗幟,上面用鮮血寫著一個豆大的字,那是殺字,血粼粼的,只讓人毛骨悚然,沒有人願意靠近這裡,在臨走的時候,程東又用一塊白布寫了一行字——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
所謂觀臺,自有秦以來,殺神白起曾經在渭水河畔,以魏軍三萬人頭砌成觀臺,石虎所築,以臨漳水,故名曰觀,觀臺在古時候又稱閱兵臺,有觀察瞭望的意思,這人頭觀臺卻是白起首創,當時曾經振動六國。
不得不說程東這一手的確是讓人震驚,當後來烏桓部落發現了此地之後,面對著人頭的高臺,所有的部落都震驚了,在憤怒過後,就只剩下了惶恐,中原大漢何時如此兇殘了,面對比他們更兇殘的人,烏桓各部真心的怕了,對於南下劫掠便只能慎重考慮。
觀臺出乎預料的產生了很大的作用,超出了程東的預計,讓程東更想不到的是,一座觀臺成就了程東的兇名,烏桓各部只要一提起程東,一個個在恨得咬牙切齒的時候,卻又都沒有了聲音,甚至烏桓的首領丘力居,對程東的兇名也是如雷貫耳。當然這都是後話,程東當時沒有想到這些。
而此時的程東卻已經趕出了近百里路,便在一處小山崗上紮了營,這裡視野開闊,再加上週圍十里內的明暗哨,根本不怕有人殺上來,至於阿突骨部如今卻在此地十里外,剛好逃不過探馬的監視。
一夜無話,第二天吃飽喝足便又開始趕路,到了快中午的時候,便已經離著海狼部不足二十里,程東隨即下令休息一個時辰,同時開始派出探馬封鎖海狼部周圍,只是海狼部如何想得到自己已經被盯上了。
海狼部只是一個小部落,能戰之士不足三百,與當初的巴布扎部差不多,那些大部落是不會離著漢土這麼近的,不然一旦被發現,很有可能就會被漢軍偷襲,畢竟大部落遷徙不容易,船小好調頭的這個道理,即便是沒有文化的這些兇蠻也都知道的,而再往前不過四十多里,就有另外一個小部落胡桑部,當初程東撇下這兩個部落,就是不想打草驚蛇,如果不成就不會驚擾這兩個部落,一旦功成,那麼回來的時候勢必要蕩平他們。
可憐此時的海狼部正是歌舞昇平,嫋嫋的炊煙升起,族人們一邊做飯,有說有笑的,有的還唱起了歌謠,渾然不知危險已經降臨,更甚者此時海狼部的族長木圖正和幾個手下商量著準備南下劫掠的事宜。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程東的命令忽然傳來,著令阿突骨力率軍強攻海狼部,在張泰的督促下,阿突骨力不敢不盡力,只能盡起所部兵馬,朝著海狼部奔騰而去,而與此同時,程東卻秘密的率領百人,從背後朝海狼部殺去。
本來還算是風和日麗的天,就在馬蹄聲中忽然捲起了北風,呼嘯的風聲又遮掩了馬蹄聲,天色開始陰沉下來,或許就要變天了吧,只是這對於海狼部究竟是幸或不幸,長劍征戰的人都明白要從順風處進攻,儘管阿突骨力並不掌兵權,但是還是向張泰提出了建議,張泰並沒有為難什麼,便應許下來,隨即阿突骨力領軍轉到了北面,從上風處衝了下去,大軍衝來,殺機滿四野。
也沒過多久,阿突骨力便已經率軍衝到了海狼部跟前,阿突骨部和海狼部可以說很熟悉,因為之前阿突骨部幾次都想拿下海狼部,可惜因為種種原因,卻始終沒有成功,這一次忽然出現在這裡,雖然讓海狼部先是一慌,但是卻很快開始動了起來,搶在阿突骨部之前開始進行防守,而且並沒有懷疑什麼,只是以為又是阿突骨部想要吞併海狼部。
雖然海狼部有了防備,這一次阿突骨力卻沒有下令停止,所有的人都縮在了盾牌後面,只可惜阿突骨部眾人了無戰意,卻又不得不拼命,先前阿突骨力也說過,廝殺是次要的,保命才是必須的,但是想要保命卻又要廝殺,族人們也不得不打起精神來,這種對面衝鋒,只要一點閃失就可能全軍而沒,沒有人敢大意。
一陣箭雨朝阿突骨部射來,只可惜迎著風,箭矢根本不能到位,更何況本身百五十步就在射程之外,只是海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