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眾仙神見玉帝、王母駕到,紛紛拜道:“微臣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各方散仙也紛紛施禮。
彌勒佛祖遠遠一望,也雙掌合十,口宣佛號:“阿彌陀佛,陛下、娘娘,貧僧有禮了。”說話間,便見他頂上現佛光,佛光之中又各有九顆碗口大小的舍利沉浮,寶相莊嚴,梵音陣陣。
那無量壽佛,金剛不壞佛見狀,也紛紛口宣佛號,同樣頂上現佛光,內中有舍利九顆,金光燦燦。隨即琉璃藥師光王佛、龍尊王佛、精進善佛、寶幢王佛、寶光佛、定光歡喜佛,也紛紛現出各自的佛光舍利。
如此一來,偌大一個瑤池,幾乎瞬間便充斥於燦金無比的佛光之中,陣陣佛音梵唱也隱隱傳響在瑤池之中,久久不絕,直透心神。
這些佛陀畢竟是靈山的佼佼者,實力非凡,尤其是那彌勒佛祖、無量壽佛與金剛不壞佛,更是僅僅次於釋迦牟尼與大日如來佛的頂尖存在,修的是西方教主傳下的蓮花**,雖然不斬三尸,卻也有混元境界實力,端得不可輕視。
在座神仙,修為高些的還可以運轉法力苦苦抵擋,而差些的,卻只覺梵音陣陣,直刺心神,忍不住便生出一種想要拜倒皈依的衝動。
“呵呵,東來佛祖卻是性急。”
那玄都**師見狀,呵呵一笑,卻也不示弱,但見頭上青白之光連閃,片刻便以現出數畝慶雲,慶雲之上又有金燈纓絡,護持頂上。乍一時,瞬間便將周圍的佛光衝得一乾二淨。
只是,玄都**師雖是自太古便開始修行,道行法力高深,終究不過一力,難以抵擋眾多佛陀聯手,便見那佛光一散,立時便有回捲的勢頭。
一旁的廣成子、赤精子、清虛道德真君、道行天尊、玉鼎真人、靈寶**師、黃龍真人,以及雲中子,相視一眼,也不怠慢,哈哈一笑,頭頂各自現出一片慶雲,上又有蓮花護頂。一時間,慶雲片片,幾乎遮蓋了瑤池的近半上空,青光大盛,絲毫不弱於金光,反而有漸漸逼人之勢。
不過,那金光雖然稍處下風,但很快便將瑤池四周佛光也收斂回來,凝聚在一起,卻也能堅守陣地,任青光大盛,卻也無法前進分毫。
正文 第四十五章 蟠桃盛會,各顯神通(三)
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駕臨瑤池,蟠桃盛會即將開始,那佛道兩門明裡祝賀,暗裡卻是較量起來。看似唐突,實則卻是大有深意。
想此時距大鬧天宮已有五百年,西遊即將開始,此時正是暗潮洶湧。佛道兩門此舉,卻是有投石問路的打算。
想當年封神一戰,雖然截教大敗,事實上卻是三清算計失誤。
通天教主自然是沒有想到老子與元始天尊會聯合西方教一起對付截教。而老子與元始天尊也因為一招失算,而讓西方教撿了大便宜。渡了許多截教之人不說,甚至還挖走了玉虛門下數名弟子,如燃燈、慈航、文殊、普賢、懼留孫等人。以至於封神以後三清門下凋零,而佛門卻是勢力大漲,有八大菩薩,上面還有諸多佛陀,下面三千揭帝,五百羅漢,又有八部天龍護法部眾,佛兵億萬,實力凌駕於道門之上。
那三清自然不願見佛門坐大,故而有老子出函谷關化胡,立多寶為釋迦牟尼如來,想要分西方教氣運。
卻不想那西方二聖也不是省油的燈,本身就是喜歡算計的主兒,自然不肯吃這個虧。於是便將計就計,以大乘佛教取代西方教。如此一來,卻是僅僅換了個名字,於氣運絲毫無損。
非但如此,那準提道人反而趁機抓住了老子把柄,反將一軍,以化胡之因果要挾,令老子不得不應下西遊一事,吃了個啞巴虧。
如今西遊將起,佛門勢大,自然不願再隱忍,而道門卻也不肯就此吃虧而默不作聲,是以才有瞭如今這一出。
否則,以這些佛道高人的身份,這蟠桃會雖然不凡,卻也是難以請來。
玉帝對自己被無視自然有些不悅,但對方畢竟都大有來頭驚人,卻也無可奈何。
何況,他本來也希望佛道兩門發生衝突,這樣他才好漁翁得利。當下只作不見,只是那腳步卻走得更加緩慢了。
“我佛慈悲!”那五位菩薩見眾佛陀與玄都**師等人鬥起發來,也不再坐視。
卻見觀音、文殊與普賢三位菩薩用手一指,頂上現了一畝田大小的慶雲,雲上現五盞金燈,金燈之上託了舍利,瓔絡垂將下來,宛如珠簾。
三人畢竟是由道入釋,法力乃是玉虛一脈,卻有多了己身轉世涅盤地本命舍利。而大勢至菩薩與靈吉菩薩則是地地道道的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