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立幽冥一教,得大功德。
雖然因為道行原因,到現在依舊沒有立地斬出善惡二屍,未證混元道果,成就聖人之位。但畢竟自混沌開始修行,由身具兩件先天靈寶化身,神通法力卻依舊不可想象,便是比起全盛時期的燃燈來,也絕對不弱分毫。
而如今,那分別斬向周海化身與燃燈的一白一綠兩道劍光,內中殺氣騰騰,卻正上古那元屠、阿鼻二劍。
燃燈見了,一眼便認出其來歷,便已知道是冥河老祖突然發難,卻如何能不惱怒?
第二卷 第十八章 鷸蚌相爭(下)
說起來,這也是燃燈算計失誤。
他心裡也明白,想那先天至寶畢竟是混沌孕育的無量之器,便是聖人也不能不為之動心。如今一朝周海應劫,弒神槍化身大有莫測,先天至寶亦又旁落之可能,旁人自然是免不了要起那覬覦之心,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生於混沌鴻蒙的大神通者。
只不過,在燃燈想來,此時畢竟大劫將近,就算他人心有覬覦,但在此關頭,卻也要忍耐住心中貪婪,免得招惹因果,大劫之中難保自身。
然而,燃燈如此想法,卻是低估了先天至寶對於這些人的誘惑力到底有多大。
眼下大劫將至,若是修為弱些的,自然是要儘量獨善其身,遠遠避開因果,免得被牽連至大劫之中。
但如冥河老祖這等聖人之下數一數二的大神通者卻不是這等想法了。如冥河老祖,自開天闢地得道一來,劫難見識無數,甚至除非修成混元無極太上教主,萬劫不磨之體,否則,劫難一道,同樣有殞身之險。
想那洪荒巫妖大戰、封神一戰,其中不知多少福緣深厚者身隕其中。
尤其是洪荒巫妖大戰,無論是那太一、帝俊,還是十二祖巫,俱是不弱於他的強者,但身在大劫之中,氣數一盡,同樣要落個身化灰灰的下場,不可倖免。
常言道:天道無情,尤留一線生機。
但親眼見到數場大劫,那冥河老祖早已心下雪亮分明,都說大劫一至,只爭那一線生機。然而,那所謂的一線生機,又豈是說爭便可以爭取的?
天數註定,大劫纏身,任憑你如何掙扎,也是枉然。唯有修成混元無極太上教主,才可以真正的跳出劫外,安度無量量劫。
不成聖,任有多大神通,終究只是螻蟻。哪怕僥倖躲過一兩次劫難,但無量量劫之中,殺劫何止億萬,一個不慎,不要身隕。億萬年苦修,一朝化作畫餅灰灰,誠為可惜。
如今他雖未斬卻善惡二屍,所差的也不過一絲機緣而已,本身就有立教功德在身,若能再得一先天至寶,寄託執念,絕對可以道行大進,就算無法徹底斬除第三尸,真正太上無情,但一舉斬出善惡二屍,甚至憑立交功德一舉證道成聖也是大有可能。
因此,對冥河這等人物而言,那先天至寶便等若半道成聖之機。得之,便有徹底跳出因果的可能。
哪怕前途未能把握,但出來爭上一爭,卻也總好過於甘當螻蟻,每逢大劫,便只龜縮一處,偏安一方,指望那飄渺難尋的一線生機。
便正是出於這個原因,那冥河老祖才會突然暗中下手,想要奪取弒神槍。
只不過,因為多方面估計,那冥河老祖本尊並未出手,卻只已元屠、阿鼻二劍化身前來搶奪。
燃燈掌中佛國被那元屠、阿鼻二劍一剪而破,自身也是受到不輕的創傷,實力大損,依舊不可小視。單憑阿鼻劍化身,顯然不足以將其擊殺。
冥河老祖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便也沒有拼力來斬,那阿鼻劍上綠光道道,卻只抵住那燃燈的佛光,不叫他前進分毫,那元屠劍卻狠狠斬向那弒神槍化身。
劍槍相碰,但聽轟地一聲兵戈相碰之聲,白光金芒四射,那弒神槍猛然受創,槍身淡淡金光頓時破開,向著斜下方墜落而去。
那元屠劍倒卷而回,忽然白光大熾,再度向著那下墜的弒神槍斬去。
與此同時,那阿鼻劍綠光大盛,先天靈寶威勢盡顯無疑,濃濃的殺氣頓時將燃燈迫得倒退連連,隨即也化作一道綠色閃電,與那阿鼻劍一上一下,彼此交錯著,彷彿一白一綠兩條蛟龍,向著弒神槍一剪而去。聲勢滔滔,分明沒有一絲留手。
燃燈正縱身後退,雖然看得分明,奈何卻無法及時止住身形,前去阻攔,只能眼睜睜望著那到了嘴邊的肥鴨卻被人搶去,不由目眥欲裂。正要怒喝,卻忽見那弒神槍墜落之方向忽然仙音大作,一派響亮,無數幻象紛紛升起,變化無定。其中又有兩道混沌氣流,分外醒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