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讀者投票選為〃我最喜愛的文章〃的罵文,他也注意到了馮彪這個人才的存在,走到馮的隔檔邊跟他說了幾句話:〃小夥子文筆好犀利呀!有點思想。可你這麼罵人家,總不大好吧?這些歌星也不容易,你小心吃官司哦!〃……在馮彪聽來,這無論如何都不該算是一種〃表揚〃,只是從那以後,在被老闆盯上了之後,孫天福像是得了某種授意,在二審的時候對其文章看得嚴多了,每次都會將最尖銳也是最精彩的高潮部分刪去。
在兩個編輯部的這一邊,金老闆真正欣賞的人是陳衛國,因為身為青婦類雜誌的一位辦刊權威,他平時少不了要翻看一下各地寄贈到他本人手上的這類雜誌,在上面常常能夠見到陳的文章,有些篇什還曾將他真正地打動,他認為陳這個來自於偏遠地區靠自學成材的孩子所走的才是一條踏踏實實的正路,是可以對其他編輯記者起到正面的示範作用的。在兩個女的裡面,他似乎更欣賞也更關心竹子,每回來了都要問寒問暖幾句,似乎也找不出太過明顯的理由,硬要找的話,可能是她那種以社為家的敬業精神吧。金老闆的確是很關心他手下的人才的……人才是競爭的最大資本……對這位90年代中國期刊界成功的弄潮兒來說,這句話既是最為基本的常識,也是從實踐中提取出的最為寶貴的經驗,所以他一直都很注重身處辦刊一線的編輯記者隊伍的建設。
三月來了,乍暖還寒。
3月5日是學雷鋒的日子,亦是馮彪的三十一歲生日……1966年〃文革〃爆發前夕的這一天,他被母親生在本城一家軍隊所轄的醫院裡。有那麼兩三年,他已經記不起自己的生日了,習慣於不過,這天到來時他也是一樣地沒有想起,可是姚豆豆的電話一早便打過來了,祝賀他〃生日快樂〃,並約他晚上去她家吃飯。
因為在接此電話時老提到〃生日〃二字,放下電話,他也得到了同事們的祝賀,剛巧郝主編當時也在現場,便一聲令下:中午全體編輯部一起出動吃飯,給馮彪過生日。
這頓飯吃得十分熱鬧,一來人( 基本上都是年輕人 )多還是有生氣,二來《文化生活》在此創業時期大家確實很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