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燕在枝頭徘徊,伴著陣陣秋風,吹落滿庭枯黃落葉。故人已去,薛夫子見了他的傳人,聊興頗高,言語之間多是親切,時間不知不覺已至晌午。
看得出來,他確是將心劍引為摯友。
小凌寒早忘了讀書,趴著腦袋四處亂看,對大人們所談之事顯然不關心,卻又不敢離開,到底還脫不了稚童的性子。
發覺時間不早,薛夫子笑道:“人老了,話也就多了,李小友莫怪。”
李默書連道不敢。
薛夫子往袖中掏了掏,取出一副畫卷,說道:“你雖得了景元劍,一身修為卻與崑崙毫無關係。心劍曾在我這裡留了這幅《萬里悲秋圖》,說是他將大自在劍訣完全畫入其中。畫,老夫欣賞得,這劍訣老夫卻是看不透的。你既是景元傳人,老夫便將它送你吧,興許對你有所幫助也未必。”
他雖道行高深,但走的乃是儒道,而非劍道。這畫他留著,也就是做個念想。
李默書謝過薛夫子,接過畫卷徐徐展開。
這是一幅水墨山水畫,山石立意,墨韻悠長。濃、淡、焦、幹、溼運用的相得益彰,便是不懂畫之人見了,也覺有大家風采。
山水寫意,這畫作自是立意雋永,氣韻生動。但李默書自幼習武,書畫之類雖有涉獵,卻不擅長,自也看不懂畫中深意。
可同樣的景,不同的人看,得出的結果必然也不盡相同。
劍修是透過手中劍,來看世界的。
許是因為景元的關係,李默書見了這畫腦袋便放空了,不自覺進入空冥之境,與畫作產生了微妙的共鳴。畫中筆鋒線條不再死板,彷彿活過來一般,向他闡述著作者的悠遠意境。
大自在劍訣!
心自在,常自在!
寥寥幾筆,便將修仙者的人生勾勒出來。
修仙者朝遊北海暮蒼梧,自在逍遙,天地任遨遊,是大自在。可畫中意境卻不止如此,人生哪有真正的自在,修仙者不過是從一個囚籠,跳入了另一個囚籠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這幅圖名為《萬里悲秋圖》。
畫中意境有些秋的悲涼,卻並不哀鳴,反是有種要跳脫囚籠,尋求真正大自在的決心。
是以,“心”才是這幅畫的靈魂。
見李默書秒入頓悟之境,就連薛夫子也是一陣愕然,道:“我先前也將此畫與不少劍修看過,卻無一人能夠入門,他只看了一眼,竟已入畫!”
這畫並非劍訣本身,而是將意境融入其中。想要領悟劍訣,首先便要入畫,也就是意識進入創作者構造的意境世界。
只這一步,便難倒無數人,誰想李默書竟一眼入畫。
東方羽的表情微微有些抽搐,他素來自負,自覺天賦頂尖,不輸任何人。可眼前這一幕,讓他實在有些不是滋味。
他不是接受不了別人天賦高,但這般巨大的差距,未免讓人有些無力。
“該是因為他得了景元劍吧?”東方羽忍不住道。
薛夫子搖頭道:“自有景元之助,但更看潛力!不是誰拿著景元劍,便能入畫的,更何況他只看了一眼!再說景元乃是殘破之劍,相當於已死之人,大自在意境對它已是前塵往事了。要說有多少幫助,卻是不好說的。你已見了景元先前狀態,已生了靈性,若他能走得更遠,景元或許會超越心劍之時!”
薛夫子的眼力自不是東方羽可比,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內心更為震驚和欣慰。
心劍若在天有靈,想來也會會心一笑吧?
東方羽嘴角又抽了幾下,他可是仙門正宗,自然清楚崑崙七劍的地位和實力。他雖自負,卻也不覺得能超越崑崙七劍。但剛才在師父口中,卻已經認證了李默書。
“如此說來,他領悟大自在劍訣也是遲早的事了?”東方羽道。
薛夫子欣慰一笑道:“想那宋青山初入山門時並不起眼,人都當他是個只會讀書的書呆子。許多師兄弟返虛境界時,他還在煉氣。誰承想他一朝悟道,連破五境,直入合道,一舉震驚了崑崙。這大自在劍訣乃是聖人之道,心劍只留意境在其中,自也是不想後來人被劍招束縛,但這也對後來人的天賦要求極高。是他的話,我想問題不大。”
話音未落,李默書的意識如潮水般從畫中退了出來。
再看時,只見他眸中清亮了幾分,顯然在畫中受益頗多。
卻見他將畫卷慢慢捲起,交還給薛夫子道:“多謝夫子授畫,李某感激不盡。不過我想這畫對夫子來說,也是朋友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