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藥材管理(2 / 3)

動,第一次用水運嘗試十萬大軍的運輸,也不知道成果如何。

這可是考驗一個國家的軍隊投送能力,在這個時代,尼瑪,超綱了好吧,要不是沒有GM,廖國和興國可能早就舉報了。

知道冉敬來的晚,楊乾則開始將那些擱置的公文都拿了出來。

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遲早要挨這一刀,權勢大的同時,你也會失去一些東西。

楊乾現在深刻的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明明知道,想要協調很多家族中的矛盾,可終究手段缺缺,嚴格意義上來說,他並不是一個不近人情的人。

很多矛盾都是死結沒辦法的。

掌權者是什麼人?除了坐山觀虎鬥外,那就是個管家婆,俗話說的好管家三年,貓狗都嫌。

楊乾不光要處理政務,還要平衡利益集團內的矛盾,最關鍵的還要將自己給摘出去。

在暗地裡的時候,罵人也不會罵到自己身上,不是楊乾怕被罵,而是私底下的齟齬最容易淤積矛盾。

這矛盾絕對不能在自己身上。

這次的政策下去,不光匠人們有活幹,連帶著藥商們都亢奮起來。

這年頭,不怕有競爭,怕就怕沒生意,特別是建造醫館後,完成了統一配送和增量,這是商賈們最開心的事情。

葛詔找到農家的人後,農家自然樂意牽線,讓一些藥材種植地的農民們開始向上打申請,種植藥材,這絕對是一筆龐大收入。

當然,能玩這一套的,家底最少也要個富農或者土地主級別,尋常人就不要去想了。

種植藥材可不是種植糧食,糧食一年兩熟或者一年一熟,但藥材這東西就不一樣了。

拿茯苓和山藥來說,大概是一年一熟,可像人參就要3~5年才能成熟,沉香更是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

當歸需要兩年,黃芪需要兩年到三年,像靈芝就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

別覺得古代,藥材都是採集的,沒錯,大部分藥材確實要採集,可更多的藥材都是人工種植。

比如像人參,儘管沒有明確的記錄和實證,但在《晉書》中有關於人參的描寫,確實證明了人工種植這一行為最早於晉朝。

出生在上黨地區的石勒在其園圃中栽有人參,這是關於人工種植人參最早的描寫。

因此,可以推斷人工養殖人參至少起源於近兩千年之前。

此外,到了清朝光緒年間,人參種植開禁後,撫松地區開始了大面積種植人參。

經過近百年的發展,人工栽培的人參數量逐漸超過野生人參。

就這樣的種植時間,沒有家底的人怎麼能扛得住。

藥材種植還得會種植的,沒有點技術根本不行,有些地方不

光大量農民種植藥材,還有專門大夫對藥材進行炮製。

像種植大黃,一般三年之後才能收割,大黃壽命大約在二十年,你得先扛得住三年時間才行。

而且像大黃這種常用藥材,別看它外形如芋頭敦厚老實,但經由不同的炮製方式所表現的藥性卻截然不同。

生大黃通便功效堪比巴豆。

酒大黃又可作用於牙齦腫痛。

醋大黃活血解毒有奇。

即便用大黃煉成焦炭也能止血化瘀。

當然這只是最簡單的炮製手段,還有更加複雜且繁瑣的酒蜜大黃。

這些東西可不是幾個或者幾十個農民就能搞定的,那需要的是大量的專業人才。

所有,這一波的行業風口紅利就看誰能吃到了。

別覺得市儈,都是凡夫俗子,世人熙熙皆為利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

保證溫飽,保證生活不錯的情況下,再去追求精神上的高要求。

很多時候,底層為什麼起了矛盾,無非就是溫飽還沒搞定,就用高的精神標準來要求他們,這不是純扯淡嘛。

當然所有環節,只要涉及到賺錢的,都需要納稅,這是鐵律。

楊乾現在的地盤比較清明,什麼時候朝賢地盤讓自己搞,官紳一體納稅,一個都別想跑。

態度好點的,什麼時候管理什麼時候納稅,態度不好的,從家族建立開始給你收稅,就問你怕不怕吧。

當在懸壺學宮的葛詔聽到侯爺撥款一萬金後,氣的接連摔了好幾個酒杯,瘋狂吐槽武安侯摳門。

當得知,一萬金還要利息後,葛詔差點沒氣的背過氣去。

要知道,光是幾個學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