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入秋後,楊乾坐船而下,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京杭大運河。
楊乾的船隊直接走的海運,沿途雖然沒有靠岸,但看到岸邊的百姓們幾乎都是忙忙碌碌不曾停歇的模樣。
楊乾就知道,今年又穩了。
對於很多不搞吏治的官員來說,每年都一樣,每年都豐收。
只有一些厲害的官員或者是朝賢的九卿們才知道,可並不是每年都豐收。
也就這幾年日子好過點,但也不是每個地方都如此,有的地方遭災了,別說日子過不下去,人也活不下去。
還好,遭災的地方大部分都不是楊乾的地盤,他也管不著。
想到此處,楊乾不由在內心深處不斷的求神拜佛,希望今年有天災的地方少一些,不然是真的要煩死。
天災這東西很討厭,楊乾明白,大部分計程車大夫都不是很關心天災的問題。
不管多厲害的天災,不管時間多久的天災,總有一天會過去。
反倒很多士大夫都喜歡天災,為什麼?很簡單,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如果有一個地方糟了水災,那是不是意味著這個地方可能糧食都沒了。
儲備糧也可能被淹沒。
在這樣的情況下,是真的要死人的,關鍵的是,如果天氣一熱,屍體一多,被一暴曬,就有瘟疫的可能性。
那些士大夫會差遣下面的白手套商隊,帶著糧食來災區。
別覺得他們是好心,其實就是帶著糧食來換這些百姓的土地。
在這種時候,他們就能用極底的價格換到海量的土地,這就是一個王朝崩潰最無解的地方,土地兼併。
得虧楊乾在自己的地盤上止住了,那個時候並沒有特別多計程車大夫掣肘,讓他偷了把雞。
後來大王給地盤的時候,他勢力以成,自然直接用物理手段亮肌肉,聽話就好好過下去,不聽話就直接物理超度。
至於別的地方,那都是打下來的土地,說的好聽的,土地都是國有的,說的難聽的,那土地都是楊乾的。
誰敢交易土地,那沒關係,反正官府不承認,人性也就在這些個地方被蹂躪的一塌糊塗。
短短几天時間,就從九鬼島到達羅剎江,也就是後世的錢塘江,不過這個時期已經叫這個名字了。
這個時代,很多地方的地方都不統一,幾乎都是各叫各的。
從九鬼島直線過來,也就1500里路,為了以防被發現,楊乾經過深思熟慮後,還是決定在廣陵郡的橋頭堡登陸。
在廖國和興國那邊,長江以南是興國的地方,可在尚國這裡,是以會稽郡為基礎,會稽郡分兩部分,一部分在尚國手裡,還有一部分在興國手中。
兩邊的分界線就是以羅剎江為邊境。
楊乾看著缺德地圖,嘴角都不由抽搐起來。
沒想到啊,自己停船的地方竟是後世的餘杭這邊,當經過南通的時候,鬼知道崇明島和半個南通都還在海里呢。
自己確實沒有想到,很多地盤是真的被江水衝出來的,顯然是上輩子聽過的什麼衝擊平原!
下船後,大量官員從遠方趕來,為的就是見一見武安侯。
為了籠絡人心,也為了給下屬們一個定心丸,楊乾直接大擺宴席,依靠那社牛的屬性加上上位者的威勢以及實打實的好處,將這些官員的底子,想辦法都扒乾淨了。
因為這件事情,楊乾無奈只能住了一晚,畢竟大軍還沒到,自己急什麼。
翌日準備走的時候,楊乾直接把當地官員都叫了過來,楊乾直接開了個會。
表示這個地方可以考慮建造船塢,未來不管是造船,還是船隻的一個停靠點都挺不錯的。
特別是九鬼島過來,直線距離還真不是特別遠,幾天的路程而已。
不得不說,當地官員也是有老油子的,特別是郡丞,還是楊乾以前邊軍的將領,從軍隊裡面出來的。
這下直接賴上了楊乾,造船塢可以啊,但此地才開發沒多久,財政困難。
希望武安侯能給點補貼,順便支援一些技術,如果能造一個魚罐頭工廠就好了。
可想而知,當天走的時候,楊乾的臉色都能黑出的滴出水來。
離開此地後,楊乾直接罵了半個鐘頭,從來都是自己坑別人錢,賺別人錢,還是第一次有人從自己口袋裡掏錢。
看著楊乾那一臉被搶劫的臉,張雨夢是在看不下去了。
“喂,我說差不多得了,也就幾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