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點:樸素的人口論,指出古今不同:儒道兩家所崇尚的上古民不爭、民自治的理想社會其根本原因是,並非當時的人道德高尚,而是當時人口少,物質資源多。” “而現在人口增多了,物質資源相較之下顯得稀缺,所有人民開始勾心鬥角。從根本上否定了道德、禮儀治國的理論。” “第三點:治世不法古,上古時期物資匱乏,君王利益少而責任多,所以堯舜禪讓天下,是為了逃避責任,並不是什麼高尚的行為。” “現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當官的利益巨大,沒有人想要讓位。” “從個人利益角度解釋禪讓制度,認為一切都是利益權衡後的理性選擇。” “時代不同了,意義也不相同,所以想要治理好國家,必須依據時代的特點,理想制定政策。” “第四點:嚴刑峻法和仁義道德的關係,並非全面否定儒家道德,只是認為不合時宜,可操作性太低,指出當前社會,仁義道德已經被淘汰了,唯有嚴刑峻法可以治理社會。所以賢明的君主即使心懷仁義,但為了整體利益,還要貫徹嚴刑峻法。” “第五點:摒棄道德,用賞罰分明的制度,確立社會方向標。法律和道德存在矛盾,二者都是社會的風向標,兩個風向標指示方向不同會引起混亂。” “其次仁義道德是很玄妙的事物,一般人難以理解,如果鼓勵仁義道德,只會讓社會上少數聰明人成為偽君子,欺騙國君,侵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所以要用大多數人都能理解的簡單明瞭的法律,來指引和規範人們的行為,這樣才能保護人們不會被偽君子欺騙。” 楊乾寫完後,張雨夢認認真真的看了起來,才剛剛看完就被曹無雙給一把搶走。 “楊乾,你這也太牛逼了吧,才聊了一刻鐘,你就寫了總結報告?” 張雨夢看完後,整個人也沙雕了。 除了一些小問題不符合她心目中的思想,其餘幾乎現代人都能理解,甚至他比現代人更加厲害,因為他還考慮到當前的社會環境。 “大才,大才吶!” 曹無雙滿腹經綸,一看到楊乾精簡出來的內容,也是為之動容。 楊乾深吸了一口氣,淡淡道。 “越是大才,就越是要招納進來,希望韓景同這傢伙不要不識時務,不然.....” 楊乾沒有說下去,但接下來的話,白痴都知道是什麼意思,除了一個正在夢遊被拉過來的婦鉞除外。 楊乾想了想,有些糾結,但還是把張昭給叫了過來,詢問意見後,果然這傢伙對韓景同有諸多攻訐,說句不好聽的,意見老大了,恨不得攮死他。 楊乾感覺,這樣就不香了,讓仇人同殿為臣已經很不容易,現在讓張昭去找韓景同,這不是火星撞地球嘛。 當然,飛廉除外,有時候,武夫還比較不記仇,最容易記仇的,就是那些自視甚高的文人。 “師傅,辛苦你走一趟吧。” 曹無雙一愣“我都沒有職位,讓我走一趟,是不是不夠格?” 楊乾眉頭一挑,拂袖而立。 “不夠格?我武安侯的師傅,誰敢說不夠格!” 看到楊乾如此霸氣,曹無雙只是思考了三秒就欣然答應,準備了下禮物之類的東西,就朝著外面走去。 看著張雨夢還在看書,楊乾不由打趣。 “平時叫你多看書,跟要餵你耗子藥一樣,今天怎麼主動看了?” 張雨夢聳聳肩。 “我哪知道你們聊的這麼嗨,剛剛韓景同那口氣,我還以為你們要打起來了呢,這麼基情滿滿!” “而且,我覺得第五點是不是有點邏輯問題,什麼叫法律和道德相違背,這怎麼違背,你違一個給我看看!” 楊乾直接過濾掉她那些沒營養的話,笑道。 “直接說我也說不清楚,我直接舉個例子。” “魯國有個人跟隨國君去打仗,屢戰屢逃,孔子向他詢問原因。” “他說家中有年老的父親,自己死後就沒人養活他了。” “孔子認為這是孝子,便推舉他做丁官。” “由此看來,父親的孝子恰恰是君主的叛臣。” “孔子獎賞逃兵,如果大家爭相效仿,那魯國還有人會用心打仗嗎?” 張雨夢直接怔住了。 “這,這~~~好吧,你說的完全有道理。” 楊乾站在案几上,摸了摸張雨夢的腦袋。 “你還是把上輩子給忘記吧,現在是亂世,只是我們的地盤比較安定一些,以目前的人員素質來說,直接講律法還有點效果。” “告訴他們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能做的做的好有什麼獎賞,不能做的做了之後有什麼處罰,就得了!” “道德先撇開不談,特麼的,老子的儒家典籍就要修改了!” 楊乾心裡苦逼啊,別的書只要改一小段就成,儒家張嘴仁義道德,閉嘴道德仁義,自己要改的地方就太多了。 不行,這麼改,大綱都得崩,儒家不是不好,而是現在暫時不怎麼合適。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