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乾按照的是多勞多得,出差,長居外地之類的,都會有補貼,每個專案的補貼都一般般,可架不住專案多。 餐補,高溫費之類的,一加就不得了了。 你要是懲罰你,那也有的辦法,這些補貼也會相應減少,甚至取消。 接下來操心的,就是稅收問題,不過現在人員流通不多,大部分還是集中在雲通郡。 按照現有律法來收取稅收,普通黔首滿意,官員們沒意見,自己也滿意,唯獨商賈們頗有微詞。 但~~~重要嗎? 從古至今,在中原,商人只能依附權利層,不能單獨出來,一旦單獨出來,呵呵,大毛家的寡頭,棒子國的財閥,漂亮國的財團。 這不是活生生的例子嘛,商賈不得參政,這是鐵律,不可修改。 農耕豐收。 吏治清明。 稅收豐盈。 如此一來,軍隊有了源源不絕的支援,想弱也弱不下去。 不過這些東西撇開後,小問題也有很多,比如軍隊的屯田,畜牧業,養殖業之類的,全部都要楊乾操心。 滅了一國,三韓算搭頭,一場大戰下來,足足消耗了楊乾幾年的肉罐頭庫存以及水果蔬菜罐頭的儲量。 所以春耕開始,楊乾特意劃了一大片的區域,讓人養殖生豬。 附近的配套設施也不能少,修路是免不了的,還需要搭配軌道,如此一來運送貨物就非常方便。 養豬場附近也需要建造漚肥池,這些上好的肥料就會源源不絕的輸入耕地,育肥土地,讓糧食收成更上一層樓,配合輪作技術,也能保證土地不會貧瘠。 不過最近有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楊乾,那就是沒有殺蟲劑,每年被蟲害吃掉的糧食也不少。 楊乾苦思一段時間後,還讓農家的一些人,趕過來連開幾天的會才解決。 那就是在有蟲害的田間,養殖一些鵝或者鴨子,雞之類的禽類,它們每天可以消滅大量的害蟲。 至於具體操作,就需要手下人自己去考慮,要做到吃掉害蟲的時候,不能損害莊稼。 等把自己地盤上的事物處理好後,楊乾開始處理起新佔領的地方。 最先要處理的就是這裡的郡守問題,如果放在別人手裡,自然先考慮士大夫們,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人,那些諸侯國的大王就會感嘆一聲,人才難得。 可楊乾卻不會如此,郡守必須要自己的心腹擔任,最好的人選,就是雲通郡裡面,最支援自己的縣令升任,然後再配合一些薪火學宮裡面的儲備幹部。 或者是早就到了這裡,治理一段時間的夫子,學子之類的人,只要做出成績,一個郡丞和御史還是沒問題的。 至於郡尉,那就要從軍中挑選,可讓楊乾大失所望的是,一些自己心腹將領竟然沒有一個人想要當這個長久駐紮此地郡尉。 詢問過百里霜,連他都不高興,這就讓楊乾有點摸不著頭腦,但內心還是浮現出一抹暖意。 算他們有點良心。 當然,郡守的人選,還是要慎重再慎重,連開幾天大會,又將天狩司的情報整理後,讓所有在樂浪郡的自己人,全部發表自己的意見。 楊乾只需要制定一個標準,選拔人才的第一個標準,那就是忠誠,如果沒有忠誠,人心太野,有自己不該有的野心,那此人就是再厲害,楊乾也不會用。 如果此人厲害到是震古爍今的人才,楊乾甚至會動殺心。 可當忠誠沒有任何問題後,就會考驗能力,能力不夠,小聰明來湊,實在不行,下面不是還有官員會幫忙嘛。 楊乾也在軍中挑選了從玄甲軍出身的將領,這些將領幾乎直接三級跳,當了郡尉。 他運用的還是軍政分離體系,郡尉不用聽命郡守,郡守也不用看郡尉臉色,兩人相互配合,因為兩人都直接隸屬楊乾。 撇開了一個郡尉,郡守獨大的局面,你說古人他不懂嗎?古人懂,比誰都懂,可沒辦法,天高皇帝遠,不是說說的。 可誰讓楊乾有電話呢?一通電話,哪有什麼距離感,隨便詢問下,讓天狩司調查下,直接能把你查個底朝天。 為什麼很多古代歷史劇裡面,一些當地富紳,官員敢在當地作威作福? 還不是因為古代有些地方人員流通比較少,如果一個人要去京城告狀? 兄嘚,你肯定是有錢人,沒有點身價,你能走哪去? 沒有護衛,在野外可能都會被狼給叼走了。 當半島這些郡都能執行起來之後,楊乾又撲向了學宮。 一座座學宮在這片土地上,遍地開花,一本本書籍好似一個個文化炮彈,直接將高句麗人給砸暈了。 低階文明看到高階文明的一種仰視,一種嚮往,忍不住就會想要親近。 沒有大面積屠殺。 沒有苛捐雜稅,正常納稅。 沒有過多的徭役。 高句人為什麼要反?當所有叛亂鎮壓之後,幾乎就沒有再爆發過哪怕一場叛亂。 時間好似手中的沙子,不知不覺中少了大半。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