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2 / 4)

小說:帝國的遺憾 作者:冬戀

算為秦檜翻案,秦檜之罪惡,萬死不足以贖其罪,遺臭萬年並不過份。但是我覺得秦檜的所作所為,確有其商榷之處,公正的說我們不能把不是他的罪惡倒扣在他的頭上。至於秦檜“漢奸”一說,平心而論並無真正、真實的史料能夠證明金國和秦檜的徹底勾結(對金主和未必是漢奸),所以我對“漢奸”一說,暫時不給予任何評論,我相信世間自有公論。

如今的秦檜已經算是神壇上反面的歷史人物,對於秦檜的評價夾雜著太多國家、民族、正義等等複雜的情感,已經不再真實,而且流於俗套。筆者希望能透過對史料的挖掘和理性的思考,還原一個真實、有血有肉的秦檜。

其實,主戰派未必愛國,主和派也未必賣國。

當一切的一切,置身於權力和慾望的漩渦之中,並不再真實亦無善惡之分,沒有永遠的愛國,也沒有永遠的賣國,只有永遠的權力和慾望。

多說無益,我們還是從秦檜南歸說起。

在開封陷落之後,作為御史中丞的秦檜上書鬧事乞存趙氏,結果全家淪為戰俘,隨軍北上。

到了金國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秦檜才知道原來自己太沖動了,與他一起的同僚死的死投降的投降,但是秦檜並不後悔。隨著時間的流逝,秦檜對這個陌生的國家的瞭解,更加理性和真實,對兩國的實力對比的認識更有了巨大空前的改變。

當趙構即位建立南宋的訊息傳至金國,被封為昏德公的宋徽宗認為南歸的機會來了,決定寫封信給金國的當權派完顏宗翰,希望能放他回家,讓他為大金國的“統一事業”略盡綿薄之力。無奈的是,宋徽宗雖然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是要這個從來不交作業的皇帝寫論文實在是難為他了,而且還是論述兩國關係和大金國統一事業的論文。宋徽宗只有找秦檜操刀,秦檜當然當仁不讓。

宋徽宗絲毫沒有意識到,他的這一舉動只是徒為他人做嫁衣,得益最大的是這個貌不驚人的秦檜。

不愧是進士出身,三下五除二,秦檜就完成了這項操刀工作。這篇洋洋灑灑的論文,廢話太多,無非是在喋喋不休的引經據典,直到最後幾段才有點真實內容。

在論文中,秦檜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即“南北之俗有異,因其君長而臣屬之”意思是用被征服者原來的“君長”去統治被征服者。這個觀點很重要,可以說南歸後秦檜提出“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真實藍本,或者說“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是加強版。

這篇論文既表達了宋徽宗的要求,又向金國人表明了自己對兩國關係的政策和看法。

據史書記載,寫完這篇論文之後,宗翰“賜錢萬貫,絹萬匹”給秦檜,秦檜一下子成為了在金國的北宋官員首富。不僅如此,宗翰還把秦檜推薦給金太宗,金太宗非常欣賞秦檜敢人所不敢言的氣節,因此對他高看一眼,將他賜給了弟弟完顏昌,要他做完顏昌的任事(等同於幕僚),而完顏昌也是一個實心眼的人,非常欣賞秦檜的表現,“亦高其節”,跟秦檜的關係很不錯,什麼事情都拿出來和秦檜商量商量再做。

我對史書的這段記載感到莫名其妙,一下子從戰俘成為首席賓客,這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後來我看到金國人寫的一份史料,才想通了其中的前因後果。

金國的高層絕對不會平白無故的那麼看重秦檜,而且突然給那麼多錢,錢再怎麼多也不是這麼花的。我的推測是:當秦檜的這篇文章給宗翰看後,細心的宗翰找秦檜過來談話,在這次談話中,秦檜說出了對兩國關係的具體政策,而且鄭重表示如果有朝一日自己能夠南歸,一定會按照自己的想法處理兩國關係。

秦檜的這種處理兩國關係的政策獲得了金國高層的認可,紹興年間的和議基本上是按照秦檜的意圖進行的,在這裡我們不得不佩服秦檜的遠見。

我的推測有證據嗎?有!

據史書《南遷錄》的記載,天會八年(1130年)金國高層將帥齊聚黑龍江之柳林,商討對宋政策(原因是南宋君臣整天想著報仇雪恨)。

完顏昌(魯王):只有放北宋舊臣迴歸南宋,讓他告訴南宋君臣我們大金國的強盛,報仇雪恨的不可能的,只有求和才是保持國家的上策。而當南宋向我們求和的時候,我們先假裝不同意(佯不從),在南宋付出重大代價之後,我們才勉為其難接受,這樣也許行得通。

完顏宗翰(忠獻王):有道理,誰可以擔當這個重任呢?

完顏宗弼(忠烈):我覺得只有原北宋太原知府張孝純可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