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雖說是旁支,但這位福晉的阿瑪卻和阿瑪很是交好,上次額娘進宮就曾說過這位三皇子的遭遇,額孃的意思,金鎖很清楚。
乾隆已經到了中年,除了重生的金鎖以外,沒有人能猜到乾隆會是如此長壽,自然也要金鎖為自身作考慮。五阿哥雖說是最可能太子的人選,但無論是章佳還是金鎖都並不看好永琪,更何況永琪還和令妃那邊有著扯不斷的關係。
其他的幾位皇子中看起來三阿哥是最沒有希望的一個,大阿哥去年過世,皇上都沒有原諒大阿哥,那三阿哥那裡更是沒有任何希望,雖說三阿哥的生母純妃還在,但卻從來沒有關注三阿哥的遭遇,才讓三阿哥淪落到眼下的慘狀。
她們章佳到也多關照了三阿哥,但三阿哥那裡不是他們這些大臣能夠解決的,眼下能改善這個的只有金鎖,而幫助三阿哥對於金鎖來說卻是兩全其美,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太難,金鎖想到這些,心中暗暗有了一個決定。這次難得找到時機,金鎖很想弄清楚皇上到底心中是如何想的。
“找一個阿哥,愛妃是否有什麼中意的人選?”對於這個提議,乾隆有了些興趣,轉身詢問道
。“臣妾哪裡有什麼中意的人選,就是皇上的繼位阿哥,臣妾都沒有認全呢,上次臣妾冊封的時候,三阿哥那個時候聽說臥病在床,過了這段時間,不知道三阿哥的身子好沒有好一些!”
乾隆聽到永璋身體有恙,手上的茶盞頓了頓,“說起來也是很久沒有見到永璋,吳書來你去詢問一下給三阿哥問脈的太醫。”永璜和永璋是乾隆不願提及的所在,孝賢的那件事情,永璜的處分還有幾分咎由自取,但永璋卻真的是乾隆遷怒。
被康熙教導過的乾隆,在登基那一日的目標就是超越自家皇祖父,而皇祖父除了自身的文韜武略,還有包括父皇在內的皇子,康熙末年的腥風血雨,乾隆到今日也忘不了。叔父們每一個都是人中之龍,父皇能走到最後,乾隆知道這其中有著太多的艱辛。
在乾隆第一個皇子出生之後,乾隆不希望重複康熙末年的慘劇,但也希望自家皇子能是叔父那樣的天之驕子,但這些皇子卻太讓他失望了。雖說責怪永璜和和永璋的話語有些嚴苛,但兩個人竟然鬱鬱寡歡,一挫不起,幾年後永璜更是撒手人寰,永璜的過世對於乾隆來說不僅僅是長子被他責罵而死,更重要的是他徹底的失敗了。
當年皇祖父是如何責備八叔的,辛者庫卑賤之子……和皇祖父相比今日乾隆責怪永璜他們的話並不算什麼,但自家皇子和八叔相比,那些人如果有八叔一半的城府和忍耐力,乾隆就心滿意足了。在他陪在父皇最後一段時日的時候,曾經聽過父皇點評過他這些叔父,這些話即使過了很多年的今日,乾隆還是記憶猶新。
“朕能走到今日七分努力,三分運氣,胤礽是孝誠仁皇后嫡子,出身是我們這些皇子所不及的,皇阿瑪對胤礽給予了厚望,如果不是後來發生的事情,也許朕會輔佐胤礽成為鐵帽子親王。”說到這裡的時候,雍正眼中閃過一絲落寞,人到末年對於過去的事情也多了幾分懷念。
兒時的時候他們眾多兄弟也曾親密有愛,如今陪伴他走過風雨的十三已經不在了,活著的幾個,雍正笑了笑,十六,十七還有更小的幾個,和雍正相比年齡差距太大了,在雍正的記憶中對於他們並沒有太多的親情。
皇阿瑪的孩子太多了,回想起來這一輩子真正讓他記住的除了十三以外,剩下的幾個卻是和他鬥了一輩子的死敵。風風雨雨二十多年的時間,他們這些人曾經是他命中的全部,至於後宮的妃嬪還是子女,和他們這些死敵相比,雍正對於他們的記憶很是模糊。
那個時候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瞭如何除掉這些人,如何得到皇阿瑪的信任上,成了皇帝之後,又想要世人看到他是皇阿瑪最明智的選擇,皇阿瑪沒有信任錯,兢兢業業的打理著皇阿瑪留下的爛攤子,忙碌了這麼多年雍正真的感覺累了。弘曆這個孩子,皇阿瑪也很是喜歡,還帶著身邊教養了一段時日,等到他登基之後,太子之位最合適的人選也只有弘曆這個滿妃所出的皇子最是合適。
雍正對於弘曆瞭解並不多,如果真的說起來,他最瞭解接觸最多的皇子卻是那個被他攆出宗譜的弘時。雍正的子嗣緣很淺,早年前的皇子接二連三過世,有長達七八年的時間,雍正身邊就只有弘時這麼一個皇子,對於唯一的兒子,雍正自然寄予厚望,但這個孩子卻是傷透了雍正的心,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他和他最恨的死敵走到了一起,甚至在他登基處理他們的時候,還拼死為那個死敵求情。
好,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