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的陸懿淨壓根沒資格和陸湘君陸湘琪放在一起,甚至最開始她們三個人的教練不是一個,陸湘君最早是被她親舅舅給送到業餘體校乒乓球隊,湘君打了大概能有小半年湘琪才跟著湘君進去的,那時候陳如是的想法就是,陸懿淨必須學會一門什麼手藝,不管是彈鋼琴或者畫畫,跳舞,就像是瘋魔了一般,不學會就不行。
陸懿淨也算是有了一個比較悲催的童年,先是被她媽送去學畫,學了大半年老師最後說學下去也沒什麼用,國畫課也就停下了,跟著她媽學跳舞,骨頭是硬還是身體不夠柔軟的,天天捱打不說,完全就一點天分找不到,這時候陸湘君和陸湘琪乒乓球已經打的很好了,教練狠誇兩個孩子的,陳如是叫著勁的一定要送陸懿淨也去學打乒乓球。
陸爺爺和陸奶奶都是不同意的,家裡沒有這樣的基因,而且你想培養一個運動員就那麼容易嗎?懿淨自己也不願意去學,根本沒興趣,當時教湘君和湘琪的那個教練不肯收陸懿淨,覺得這孩子太笨了又悶。
這附近就這麼一個業餘的體校,那個教練不肯收,陸懿淨的乓乓球生涯也就到了這裡結束,可陳如是不幹,愣是跨越兩區,騎腳踏車送陸懿淨去較遠的地方學球,風雨無阻的,哪怕孩子生病,只要沒病死,你就得去,懿淨也反抗過,反抗過後不過就是讓她媽手中的雞毛撣子繼續飛,她也就斷了那念頭,只要自己沒停了最後一口氣,她就必須和乒乓球死磕了,陳如是時間上不寬裕,沒有辦法送孩子,孩子那時候太小,自己去不了,就兩個舅舅輪流騎著車去送,要說懿淨的這兩個舅舅那是真好,每次送都會給孩子買點吃的,人家也有家,人家也有孩子。
打著打著,自己也就喜歡了,覺得挺有意思的,陳如是休息的時候去人家教練家裡給人擦玻璃,那時候也沒什麼煤氣這種東西,用的都是罐裝的天然氣,民間說法叫嘎子罐,陳如是兩年當中沒少給人扛這東西,從家裡給拎下來然後騎車給送到換新罐的地方,在帶回來,給扛回四樓,唯一的收穫就是陸懿淨跟著那個教練學了兩年,最後和陸湘君陸湘琪能一起練球了,進入到一個業餘體校當中了。
陳如是對陸懿淨很不好,這是陸家都知道的事情,她平時週末休息,她去了哪裡,也不用和別人交代,陸家人是不知道她會跑到人家家裡去做這些,不然陸天華會捨不得的。
陸天華對陳如是特別的好,很是寵愛,掙的工資外面的錢全部都交給陳如是來管,一開始陸天華他媽還有擔心,怕陳如是偷偷搭著她女兒錢,慢慢的就發現了,家裡有點好吃的,好穿的必定可著湘琪和湘君來,陸懿淨穿的都是陸湘琪湘君換下來的舊衣服,美曰其名她年紀還小,姐姐穿小的衣服給她不是剛剛好嘛。
親媽這樣對自己孩子,別人也懶得去管,至少給你一口飯吃,給你住的地方,你學什麼家裡也有掏錢,這就算是對得起你了,不然還想怎麼樣?他們沒有打過沒有罵過,打罵的那都是她自己的親媽。
“陸懿淨,教練找。”
陸湘琪一愣,都打完了,郭教練找陸懿淨做什麼?她跟了過去。
郭教練和何佳佳已經說了實話,何佳佳今年都十三了,進不了省隊以後就沒戲了,年齡偏大,除非是那種特別有天分的球員。
慢悠悠的交代著:“就拿出來平時的成績就行,佳佳能不能去省隊就看這一次了。”郭教練很喜歡何佳佳,何佳佳這孩子技術水平各方面都很好,就是這個心裡素質不行。
何佳佳聽了眼皮直跳,贏了她進省隊,輸了她就不能去了?
何佳佳心裡有想法,正因為她十三歲了,想法很多已經半成熟了,她的成績是一步一步打出來的,為什麼要讓她和陸懿淨再來比賽?這對她不公平,陸懿淨只是第六名而已。
郭教練提前和何佳佳打招呼是為了安撫何佳佳的心,奈何無論他是之前之後告訴何佳佳,何佳佳這心算是已經不穩了。
今天進行了幾場比賽,可以說已經將這些小球員的體力和精力都耗盡了,選擇這樣的方式就是為了考驗,可能會面臨種種的問題,但最後所有教練的目標都是一樣,培養出來有用優秀的選手。
何佳佳首發球,在回球的時候失誤,陸懿淨得分,0:1。
陸懿淨髮球,球過網,何佳佳反手給了回去,懿淨胳膊上力,力氣過大出界,1:1。
何佳佳的技術特點就是她反手位的球,她的膠皮呢有些類似於胡曉萍的膠皮,不是生膠是半長膠,搓球的時候球是不轉的進攻的時候球會下沉,速度也是很快。
何佳佳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