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1 / 4)

小說:我曾經愛你如生命 作者:

不管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渴望有一位知己。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高山流水知音難覓的慨嘆!於是有了崔鈺的: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有了岳飛的:“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有了賈島的:“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知己之愛很特別,它經得起風霜雨水洗刷,經得起時間和交往的考驗,言語不多,開心不少,不求同船共渡,卻心存惦記不安,它是種發自心底的習慣與牽掛。

它平淡如水,讓你觸控不覺,卻相伴如影,縈繞在你的身邊。是一種純淨的愛,沒有半點的自私和要求,它不同於愛情,沒有心與心相撞火huā的四起,即使有也是瞬間即逝,他只是知己,一個一句話、一個微笑、一個表情就能讓自己放棄心中的雜念,一起開心的知己。

習慣可以改變,牽掛的心卻難以刷洗,如果說要給這個牽掛下個定義的話,它既不屬於親情,也不屬於友情,更不屬於愛情,它就只屬於知己之間獨有的心的眷戀和惦記。也許一個安字能讓人酣然入睡,也許一句俗的不能不再俗的叮嚀卻能泛起心的漣漪。

想你、念你、疼你、幸福在心裡,時間不曾淡忘你!這種特殊的感覺,會讓彼此成為對方特殊的“唯一”會讓彼此想把內心的想法或者自己的特殊經歷告訴對方從而讓對方以自己的性別來回答男女間的差距。

知己之愛,也叫第三類情感。是在情人之下,朋友之上的純潔的沒有肉體關係,卻又勝於擁有肉體關係的感情。知己,可以是統稱,無論同性異性皆可以。

愛是無私奉獻的,愛有很多種,知己的愛是不能和男女間的愛相提並論的,其實男女之間的友誼是人的一種高尚的感情,是介乎於愛情和友情之間的一種情感。這種感情她本身不是愛人,不是情人,但又超出一般朋友,這種感情是不言愛,更不言性。但會令你心動,卻又不會動情;讓你溫暖,但不會有激情,純淨中有甜美,平淡中有綿長。有一句話比喻是最貼切的,那就是:站在不遠不近的地方去欣賞對方。

這種感情在於心的瞭解,精神的交融,兩人的心貼的很近,身體卻離的“很遠”這是一種精神層次的“柏拉圖”只有理性的人才能做出。

只有理智人才能得到。

兩個人在一起時,有著精神上的默契,有著心靈的統一,他們可以談愛情,談婚姻,談未來,可以無所顧及地談人生所有的問題,心有靈犀,心意相通,相知相惜。

互相扶持,互相敬重。

感覺像情人,卻無情人間的那種膩味;

感覺像兄妹,卻沒有兄妹間的那份莊重,隨意但莊重,親密但理性,相知而無私,擁有這種感情的兩個人,不會當自己是異性,他們可以緊緊的握手,也可能會結結實實的擁抱,但那與性無關,是友愛是欣賞,是思無邪,而絕不是慾望,不是佔有。

他們會一起欣賞尼采,會一起探討拜倫,但絕不是互送一朵小huā。

他們可以一起去郊遊,可以一起去喝酒,到了車站,說聲拜拜,各走各的路,不用相約,不用相守,不用膩膩歪歪假裝分不了手,輕輕鬆鬆帶著尊嚴走自己回家的路。

那種感覺是美妙的,那種味道是讓人難喻的。

當然那份異性的吸引也不否認,偶爾也會有那麼幾份剎那令人情不自禁,悄悄流露幾許愛慕之意,也確難免,他感覺到了,她也感覺到了,那是握手的瞬間的輕微的感覺,那是擁抱朦朧的衝動,但是當他們抬頭再看看澄澈的天空,對望一下彼此無私的眼眸,他們就會知道:有些東西比愛情更持久,更值得追求。

擁有這種感情,也會有痛苦,有無奈,同時也有快樂,也有讓你說不清的無盡享受。

因為這種感情畢竟存在男女異性之間,不是愛情,卻又接近愛情,更可以超越愛情,這種感情變數很大,最難把握,所依持的就是彼此間的矜持和尊重,死守的就是最後一道防線。

因為這種感情,至情至性的人才會有,大智大慧的人才會有,冰雪聰明的人才會有。

因為他們必須明白:愛情很奢侈,就像玻璃瓶一樣美麗而易碎,要擁有這份感情,就必須遠離愛和性。

因而心照不宣,心知肚明。

一層薄薄的紙使這種關係理會具魅力和生命力。

有距離才有美感;

有距離才能欣賞;

有距離才能永遠。

只有理性的男人;只有聰慧的女人,才配擁有這份情意,也才能維持這份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