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遠超地球的一個重要原因吧。引起林峰注意的是,在模型上有一種呈現金屬姓質的元素卻沒有標明名稱,顯然連中央電腦都沒有相關的資料。這極有可能是亞丁星所獨有的,或許,在深入開採的過程中還會發現更多地球所沒有的元素與礦物吧。因為是人類在亞丁星發現的第一種陌生元素,林峰給它命名為YA金屬。根據亞丁星全息數字模型所顯示出來的礦產分佈,YA金屬元素在地層內分佈較為集中,雖然儲量不太大,可也有開發的價值。對於金屬元素的提煉,小金所傳輸的高密度金屬冶煉技術剛好能夠派上用場。至於這種新的金屬會給艦隊帶來什麼,林峰心中也很是期待。(未完待續。)
第一六九章 加速發展(下)
對於林峰來說,YA金屬的發現讓他很是高興了一陣。可他更為關心的是,在整個亞丁星,源能的儲量到底有多少。畢竟金屬還可以找到替代物,可源能卻是不可或缺的,空間通道的激發,湮滅炮的研製,新型太空引擎的研發,都要依賴於源能。如果源能的儲量不足以支撐起這一系列的研究專案,而短時間人類又不可能找到新的生命星球的情況下,這一切都是空中樓閣。到時就不要說妄談支援伊甸星方面了,連自保都會極為困難。那樣的話,為了人類的生存,還是趕緊跑路為妙,至少要儲存下人類未來複興的種子啊!
似乎小金也十分的關心這一問題,在勘察艦艇探測整個亞丁星的時候,他不顧對能量體的損害,將自己變形成各種各樣的物件,跟隨著每一艘艦艇進行探測,力圖得到源能分佈的第一手資料。
當他將整個亞丁星周遊了一遍,回到林峰那兒時,整個“人”已經變得虛幻了許多。看到他這個樣子,林峰也不敢打擾他的休息,只得耐心地等待。萬一真的讓小金這個萬事通變成稀薄的能量消失了,那才後悔莫及啊。
這一等,就等了兩天兩夜。待得小金出現在林峰面前時,已然恢復了原先的樣子。
“林峰,根據我對這顆行星的全面探測,發現其源能儲量雖然不如伊甸星,可也足夠我們使用數十萬年了。當然,這是在不用於戰爭的情況下。你現在開啟全息數字模型,我將可以大規模開採的地區標註在上面。”
等到它標註完之後,林峰才凝目看去。他發現,整個亞丁星可供開採的源能大多分佈在該星球最大的大陸上,幾乎佔了近一半的儲量,可每一處的儲量並不太高,甚至不及天坑那一處,那裡的源能雖然已經散發了幾百年,可其總量還是相當可觀的。
見林峰將目光停在了天坑處,小金忙制止了他的想法,“這個地方先不要去動!讓它繼續輻射能量出去,如果能夠引起其他探索艦隊的注意,那我們豈不是增添了一大助力?”
“可如果吸引來了那種外星系生物,怎麼辦?”
“即使它們能夠前來,也只可能是小部隊,以你們艦隊現有的實力,還能夠應付得過來。”
“那……好吧。可其他的源能都在地層以下幾百公里,我們怎樣才能開採出來?”
“據我所知,你們發現的那種新的金屬其硬度相當的高,可以做為鑽探的鑽頭,這會大大加快你們開採的進度。”
“可硬度高就意味著其熔點也高,要想把它提煉出來還是一個難題啊!”
“我可以提供一個粒子熔爐的製造技術,利用你們儲備的核能源提供能量,可以達到近五千度的高溫。這個溫度足以融化大部分的金屬了。”
林峰大喜,沒想到這樣也可以把小金的寶貝技術給挖出來。看來,自己還是小心了一些,所謂該出手時就出手,該張口時就得張口啊。
有了粒子熔爐,一切就都變得好辦了。半個月後,第一臺粒子熔爐建造成功,第一次執行就順利提煉出了近一噸的YA金屬。利用這些YA金屬,艦隊製造了近十臺核能鑽探裝置,開始對亞丁星其他三個大陸的源能資源進行試開採。
而在礦物、源能開採的同時,艦隊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體能訓練。
按照司令部所制定的訓練方案,艦隊所有成年艦員,按自身實力,以天坑為核心,呈環形分佈,實力等級越低,距離天坑越遠。他們在各自相應的訓練場地,先進行三個小時的激烈搏鬥,然後吸收三個小時的源能輻射,以逐步改變其體內的能量結構,最終用源能完全代替體內原來的能量,以此來達到適應這種異種能量的目的。在適應了之後,再循序漸進地吸收更多的源能,平緩地改造人類的身體,提高其強度和力量,最終將整個艦隊打造成一支擁有大量超級戰士的高階戰力。到那時,所有人都將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