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銑不是偽善的國際主義者,所以在“即使拿下淮南也只是為王世充做嫁衣”的情況下,他當然不會拿自己的嫡系老本去拼,甚至反過來很期待當他踏上第三次遠征高句麗之路時,能夠讓王世充和杜伏威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
事實上,他終於做到了。三月底,當他從海陵港出發,走海路北上東萊、準備東渡的時候,這一切的局面,簡直都和他預料的那般,進入了最完美的狀態:
王世充打通了山陽郡內淮安縣、壽張縣、盱眙縣三縣的地盤,維持住了邗溝和淮河中游的漕運,也完成了楊廣交代的任務。雖然沒有進一步剿滅賊寇,但是在楊廣御駕親征已經上路去遼東的情況下,也就沒人繼續過問這個事兒了,所以官方那邊的局面都算是擺平了。
義軍這邊,李子通僅剩一個鹽城縣盤踞,另外還有數千流賊散佈在鹽城縣與江都其餘地區的邊界地帶、佔據河湖沼澤丘陵為寇,趁著蕭銑去東萊後官軍收縮的契機,依靠搜掠鄉村拉攏不平百姓的契機,總計恢復到堪堪接近萬人的規模,有了一點繼續維持自立的資本。
按說萬人就想自立,貌似有點痴人說夢,畢竟天下大亂盜賊蜂起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山東河北那邊的大賊頭好歹都成長到了至少三五萬人、多則十幾萬人的規模了,兩淮雖然好一些,原本一萬人還是不夠徹底自立的。
好在,輔公佑和杜伏威之間保持了一個隱晦的裂痕,而且最後闞稜和王雄誕真正投降了官軍的訊息確認後,這個裂痕就更是成了杜伏威的逆鱗,無人敢去觸碰。再加上名義上撥給輔公佑守淮南的苗海潮也是搖擺不定沒人可以滲透,多方牽制之下。讓杜伏威既不敢找王世充反攻,也沒能耐吞掉李子通,就這麼僵持著。
唯一對杜伏威絕對利好的訊息。是東萊留守陳稜據說此戰也要跟著蕭銑和來護兒一起去高句麗,看來昏君楊廣是鐵了心覺得今年會是高句麗的滅國之年了。把本錢又砸進去不少,準備孤注一擲。這樣一來,杜伏威在淮北的壓力陡然便變輕了,可以花上至少大半年的時間消化整合內部資源,圖謀再起。
或許有些看官覺得,杜伏威貌似也是兩淮第一猛人,在民風相對闇弱的兩淮之地貌似是打遍無敵手的,完全和李子通、劉元進、沈法興這種在演義裡沒怎麼留下名字的龍套路人級義軍賊頭不是在一個檔次上的——結果蕭銑只是花了幾個月的功夫。還沒出全力就把他收拾得這麼悽慘,貌似不太合理。
如果真是這麼認為,那隻能說受各類演義或者《xx雙龍傳》的毒害太深,或者說犯了歷史固化主義的錯誤——也就是不會以發展的眼光看歷史,覺得歷史就和暗榮公司的三國志遊戲一樣,一個武將剛成年武力值是90那就一輩子都是90,不需要練功不需要學習——而歷史的真相,顯然不是一個固化資料可以概括的。
哪怕在沒有蕭銑這個蝴蝶效應出現的原本歷史形態中,杜伏威這幾年也著實是低潮期,畢竟他太過年少的硬傷擺在那裡。凝聚力不夠。除了一開始打宋顥這樣的官軍草包將領的時候如魚得水,後來面對陳稜這種硬茬兒猛將圍剿就開始頹了。杜伏威的徹底崛起、在兩淮對官軍佔據壓倒性優勢,是要到大業十二年才開始的。而杜伏威徹底崛起的原因,說起來其實也很搞笑——
因為歷史上到了大業十二年的時候,楊廣徹底放棄了北方疆土,選擇了帶著驍果軍永遠駐紮在江都,還準備遷都丹陽。
楊廣一來,帶來了兩個連鎖反應。
第一個就是江都丞王世充被趕到東都去任職了,畢竟王世充在楊廣看來只是一個留守陪都的人才,既然本都遷到了江都、東都洛陽成了陪都,當然要把王世充調過去鎮守。
第二個連鎖反應。就是楊廣讓淮南百姓長期“獻食”,供養御駕和驍果軍。“獻食”是楊廣在位期間華夏政治上的一種奇葩現象吧。楊廣喜歡巡遊天下,但是他貌似從來不覺得自己帶著十幾萬人跑來跑去會有很大的後勤壓力。在他看來,這又不是帶著大軍出境攻打敵國,在自己國土內、視察自己的子民,難不成還要籌備糧食麼?當然是就地讓百姓供養了。所以楊廣每到一地,那個郡就要負責數十萬人的吃喝,全部是正經稅賦之外的額外開支,百姓常常因為受不了獻食的嚴重壓迫,而揭竿而起。
所以,歷史上杜伏威的最終碾壓性崛起,就是要到楊廣帶來這兩個連鎖反應後才完成的。楊廣在江都駐紮了將近兩年,也讓兩淮百姓獻食了兩年,把至少幾十萬原本還算有點兒活路不肯鋌而走險的兩淮百姓從良民逼成了義軍。從那一刻起,杜伏威就和打了雞血一樣,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