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銑圍困建陵縣城的第七天,闞稜軍營。
“闞、王二將軍如晤:蕭某自來淮南,本為聖命,江都之守,與某無干。縱然得勝,兵馬死傷錢糧靡費,皆是蕭某自擔,而功業州郡復歸朝廷,尺寸實禮,一無所得。
今聞二位將軍有養賊自重之心,擅自出兵於前,坐觀成敗於後,以圖自行割據淮南數郡。蕭某竊以為行事不密:李子通素行狡詐,反覆無常,其錢糧老弱,已經撤往鹽城,只餘精兵在此,隨軍錢糧,計日而留。若是建陵縣破,隨身可走,且鹽城不依邗溝,無水路可通,蕭某定然追之不及——而二位將軍兵馬眾多,行動遲緩,縱然如今紮營所在道路難行,然若要回歸山陽郡,則必經邗溝,屆時,豈非留二位將軍當某之追兵?
若是二位將軍願意聽蕭某一言,不妨如此行事:蕭某當作建陵縣城久攻不下之狀,遷延十日,而後二位將軍假意官軍可圖,逼迫李子通兌現承諾,先為前軍與蕭某交戰。戰後,蕭某隻求沿江三縣以屏障大江航運、拱衛江東安妥,其餘海陵郡四縣,及李子通潰敗後殘部,任從二位將軍收攏……”
闞稜大字不識,王雄誕好歹認識一些字,所以這一封蕭銑的斥候信使飛馬射進闞稜軍營的信件,是王雄誕讀給闞稜聽的——蕭銑現在手下極度缺乏一個外交辯才之士,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徵之類的文官不是不適合幹這個事情就是身份太親近容易被人扣留,所以,送信之類的活計只能是用探馬射進對方軍營。如此一來,很多話只能在信裡面寫,沒辦法隨機應變勸說,效果著實要差很多。
如今。闞稜聽了便是怒氣填胸,一拍桌子就要撕了信件。好歹王雄誕多點兒腦子,覺得蕭銑雖然猥瑣。但是貌似自軍在這事兒中並沒有損失——至少如果蕭銑肯兌現諾言的話,杜伏威軍將計就計。是沒有損失的,所以王雄誕先開口勸住了闞稜不要衝動。
“闞大哥稍安勿躁——這蕭銑雖然卑鄙,不過若是真如此依計而行,咱也沒損失啊,還可以吞併李子通殘部和海陵郡數縣。至於蕭銑的圖謀,無非是覺得咱有擁兵自重之心,若是咱們吞併李子通部眾之後,妄自尊大與義父決裂、割據淮南之地自守。那麼對於昏君的朝廷來說,江淮義軍會從此分為淮南、淮北兩股,無法擰起來對付一個敵人,而且對於漕運的威脅也會小一些,僅此而已——
但是咱對義父的忠心,豈是蕭銑這走狗能料的?哼哼,看他的語氣,言語中對於昏君不給他多授權多地盤,還是耿耿於懷,不願意出大力氣跨境剿滅咱呢。昏君都讓他做了女婿,尚且如此,這種不忠不義之人。小人之心揣測旁人,才會覺得咱哥倆也是那種不義之人。若是咱假意答應了,到時候把他的誘餌吃了,但是魚鉤吐掉,繼續忠於義父,那他蕭銑分化我江淮義軍的策略不就失敗了麼?不就白白給吃了個餌麼?”
幸好這個時代還沒寫出《三國演義》這本書,否則的話,恰才王雄誕說話的時候鐵定要用“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言語來形容蕭銑的愚蠢計策了——“夫人”這個誘餌咱吃了,分裂江淮義軍的圖謀原樣奉還。
闞稜聽了。心中自然猛醒:心說果然如此!而且不僅他自問哥倆對義父忠義不改,便是義父那邊。對自己都是信任有加,哪怕自己將計就計。義父也是不會懷疑的——蕭銑信上說的,是從“擅自出兵於前,坐觀成敗於後”揣測自己二人有異心,那是蕭銑自以為是。
蕭銑作為朝廷的方面大員,不得昏君楊廣的詔書就擅自出兵,那便是行同謀反,卻不知在農民軍當中這種情況很正常,蕭銑用他和楊廣的關係來揣測闞稜和杜伏威的關係,就大謬不然了,杜伏威根本不會對這麼一條訊息就動了猜忌之心的。
如此想得透徹,闞稜和王雄誕也就放心了,他們繼續耐著性子把蕭銑的密信看了個徹底通透,後頭蕭銑還廢話了一大堆,無非是說些:
咱是被楊廣逼著來這裡剿匪的,剿成功了地盤也不歸我,而是歸王世充,咱沒道理為王世充花大力氣。而且朝廷三月份就要再次出征高句麗了,他蕭銑也要隨軍,沒那麼多功夫料理這兒的事情,所以楊廣也沒下不合情理的死命令、非讓他剩下兩個月就把兩淮賊情都剿了,只要邗溝和淮河的漕運可以不受影響,他蕭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所以還請闞稜和王雄誕不要給臉不要臉,非要在這個當口對漕運動手讓他蕭銑下不來臺云云……等他去了高句麗之後,再怎麼折騰楊廣都不會怪罪他只會怪罪王世充辦事無能……
一通官場陰暗面的條分縷析,看得農民軍出身的將領感慨不已,再也不疑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