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大使!你不能言而無信,朱某以會稽來降,如何不得朝廷招安?你給的招降密函咱還收著呢,你要讓天下人恥笑不成!”
會稽城內,被五花大綁的賊頭朱爕大聲叫屈,拼死掙扎,外頭一路上屍首寥寥,破城的時候也不過亂戰一場,死傷千餘而已。因為武士彠給朱爕送信招安的訊息,還是被巧妙地捅到了劉元進那兒。劉元進雖然不全信,終究起了一些疑心。
蕭銑大軍渡過浙江、斜插浙東運河分割時,劉元進只是在渡江時做出了一番阻擊,結果又是大敗,折損近萬人馬。劉元進自忖在平原地區再難和蕭銑決一死戰,留在會稽城裡也不過是被團團圍困後等死的命,唯一的生機就是繼續往南逃,逃進浙南閩北的山區,佔山為王,茫茫大山中,蕭銑不熟地形,想來不一定能追得上。
所以,朱爕就被劉元進安排了繼續留守會稽——你丫的當初爺和管崇去無錫縣和蕭銑決戰的時候,你不就是在守家的麼?如今你繼續守好了。這屬於典型的捨不得自己根據地,又不願意親身滯留在此承受被圍困而死的風險,所以丟個炮灰在這裡斷後——
如果朱爕命好,靠著會稽孤城撐過了兩三個月,一直到蕭銑被楊廣重新調走參加來年的高句麗之戰,那麼他劉元進自然可以“俺胡漢三又回來了”重新回來接收地盤。如果朱爕命不好,沒挺過去,那也無非是死了一個有和蕭銑勾結嫌疑的頭目而已,加上一些朱爕的嫡系部隊,劉元進也沒什麼心疼的。何況朱爕如果能在會稽多堅守一陣子,也能為劉元進朝南行軍跑路多爭取一些時間差。有什麼不好的。
朱爕當時就想反抗,但是他的嫡系兵力已然不如劉元進,又不敢真的火併。首鼠兩端猶豫之下,想著萬不得已還能獻城投降蕭銑。便暫且按捺著留下了。
壞就壞在朱爕這人實在沒眼色,蕭銑的大軍到了之後,還想試試對方火候,看看自己有沒有能耐守住,所以死撐著和蕭銑的攻城大軍對抗了兩天,一交手,朱爕就明白靠自己手頭的人馬,最多撐個十天半個月。然後他就只好在城裡頭砍了幾個軍官的腦袋,給蕭銑送去請降,說砍了的是劉元進留下的監軍,他朱爕本無意再戰,只是急切圖劉元進不能得手,只能以會稽城歸降。
蕭銑大軍進城,守住各處要害,就把朱爕拿下了,才有了本章開頭那一幕。
“不敵而降,還敢竊辭狡辯求首義之功——若是真有心來降。為何不在大軍渡江時便起事,拖住劉元進?四面合圍城池後,猶然拒戰數日。某卻是不能承擔此前的許諾了,來人吶,將朱爕囚車押解,送上東都,請陛下發落。若是朝廷也以為此降可以免罪,某自然無有不可。”
朱爕如同殺豬嚎叫一樣被捆走了,跟在蕭銑身側的房玄齡面有憂色,諫道:“大使,亂賊多有搖擺不定。今日若是如此處置朱爕,將來如何勸降呢。”
“話不能這麼說。某也只是嚴懲首惡而已,從此便是要在江東立下一個威:扯旗造反之人。除非他誅殺了另一名賊首,否則只是以本身而降,則降而亦斬,正所謂‘當今之計、海內一統,唯流賊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如此,才能逼得群賊自相猜忌,不敵時相互圖謀。而且若是賊首真個因此死戰不降,他們手下便沒有求生邀功之人麼?”
蕭銑的態度很是堅定,因為他知道江東不是山東河北,山東河北群賊太多,從大業六年就開始亂了,至今已經有三年,糜爛不堪;若是一味不饒恕賊首,那亂賊只會狗急跳牆。而江東至今發生民變不過才半年功夫,此前因為富庶,都是很安定的;而且江東民變的原因也不是因為怕收稅,而是怕服役,也就是說,不是因為窮,而是因為怕死,對於這種原因的民變,一定要下狠手幹掉賊首,讓百姓知道誰當賊首,那朝廷就必殺之,天涯海角都不放過,才能徹底震懾住。
……
朱爕被送到東都去聽從聖命發落,結果雖然還沒下來,但是蕭銑這邊的人隨便想想,都知道以楊廣的脾氣肯定是要把朱爕給剮了的。蕭銑拿下會稽城後,依然是分兵平定諸縣,把諸暨、上虞各處尚且不算深山的縣城掃清了,走浙東運河一線的來整則把明州地界直到臨海的賊軍都掃清了。
劉元進估摸著只剩下兩三萬人,一路南逃,人馬越來越少,直到東陽郡和永嘉郡的山區躲避,連永嘉郡都有臨海這些沿海縣城被放棄——總的來說,也就是逃到了後世金華、麗水一帶的浙南山區裡頭,而台州這些沿海地區雖然如今從行政區劃上也屬於永嘉郡,但劉元進懼怕蕭銑水師迂迴來襲,根本不敢呆。
有鑑於此,蕭銑帶過江的三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