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人望似乎又提高了一個臺階。雖然麻叔謀從杭、湖兩地調來修水利的民夫有不少被蕭銑挪去做私活,經營自己的莊園了,但是蕭銑依然是師出有名的,而且著實做了一件惠民的大善政,以至於百姓竟然絲毫沒有因為被利用而產生牴觸。甚至於武士彠親自看見那件工程的時候,他都深深被震撼了,視覺衝擊力絕不亞於綿延千里的運河本身。
浙江邊,近江鄉佐沈員外的田莊邊上,大約數千畝江灘荒地被佔用了。一條延伸的河道貫穿而過,直通向浙江而去,河道的另一頭,則是起源於杭州正在規劃的新城牆東北角艮山門外的護城河。
大運河,原本規劃中最南端便是與杭州城的護城河相連。楊廣命宇文愷做的隨處規劃設計中,便沒有要求運河水通浙江,只要連到杭州便可以了。從杭州城東北角,直到浙江江邊,這最後的短短十幾裡,卻沒有選擇挖通。後世史書上雖然說“大運河溝通了黃淮江浙四大流域”,但是卻只敢用流域來模糊定性,不敢說直接挖通了。
如今,蕭銑要做的這件事情,便是把這最後十幾里路徹底挖通,讓運河裡的船可以直接開進浙江,也讓浙江南面的越、明、處各州沿江沿河的財貨漕運,將來也可以納入大運河的體系。
武士彠照例是在運河工地上找到的蕭銑。
當時,蕭銑的面前,放著一張大大的杭州地圖,艮山門外的護城河拐角被挖成了丁字形的三叉河,三叉河的岔口處,標著一個新寫上去的地名,叫做“閘弄口”;然後三叉河的這一道橫岔,便一直往東伸了五六里,然後折向東南,以垂直於浙江的方向插入江中,與江面交匯的地方,寫著另一個地名“三堡”。
後世直到1980年代,杭州政府才在三堡修建了三堡船閘,在距離大運河修通之後1370年,才做到讓運河真正通入錢塘江。當然,如今這個世界上除了蕭銑沒有人知道這一點,他既然來了,便不會讓楊廣的大運河留下這個遺憾。
武士彠不懂修運河,他只知道他眼前看到的那道高聳的鐵、木結構的堤壩閘門很是雄偉,便找蕭銑問明就裡。蕭銑見到他時也算心情不錯,畢竟誰對於收服一條能乖乖為自己賺錢的走狗,心情都是不錯的,所以自然樂得解說。
“武先生,你可知曉。兩浙之地的運河,可不止吳、越兩國時修成的江南河。到了東晉衣冠南渡時,江南開發更盛,時有會稽內史賀循主持開挖西興河,連線注入浙江的會稽曹娥江,以及注入東海的明州甬江。這條運河,溝通了越、明兩州各縣,及處州臨海等地這一系列河政,統稱浙東運河。當今聖上主修之大運河,原本若是可以直通浙江,那麼便可以把浙江以南的三州之地,也納入到漕運網路之中,使浙東發展不亞於浙西。浙東運河也可以如江南河一般,被納入大運河之體系。
然而,將作大匠宇文愷大人當初規劃河政時,卻不敢突破古人之智術,在規劃江南河的河段時,依然採用了上古越王勾踐時的成法,不敢讓運河直通浙江——這個錯誤,只有蕭某來幫著改正了。”
武士彠見蕭銑說得鄭重,也是改作肅然,正色追問道:“連宇文大匠都不敢輕忽的事情,想必是江南河修通到浙江有重大的技術難度或者風險吧?卻不知大人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不錯,確實有重大的難度——難便難在,運河追求水流平緩,最好一千里地之內落差僅有數丈,使水如靜水。否則的話,天下地勢南低北高,所選溝通數河的節點若是海拔水位相差太大,便會造成黃淮盡灌入長江的巨禍,危害將比上古時那幾次黃河奪淮入海都大。”
“如此說來,莫非是浙江的江面水位與大運河水位相差甚大,才讓宇文大匠都望而卻步?”武士彠反應果然不慢,一下子就聽出了蕭銑的意思。
“不錯,不過只能算是說對了一半。浙江到了錢塘縣這一段,已經地近東海,水位與東海相差不大;大運河太湖以南水位,與海水也不過相差一丈多高低,正常來說,兩河水位相差應該不大——不過,不知武先生有沒有聽說過甲於天下的錢塘潮呢?”
錢塘潮三個字一說出來,武士彠就知道癥結所在了:浙江水和大運河水的水位絕對差距本不大,但是短時間內的間歇性差距卻有可能非常驚人,大運河的水是始終如一的水位,而江水隨著錢塘潮漲落,顯然會有高達一丈多的落差。如果江河挖通的話,一旦到了漲潮時候,只怕海水對運河倒灌的危害,將會難以想象。
“如此說來,大人如今是想到了解決錢塘潮為害運河的法門了?”
“不錯,便是靠的這道船閘。”蕭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