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棋高一著(2 / 3)

小說:竊隋好駙馬 作者:浙東匹夫

輕騎兵多有下降,雙方隔著百餘步對射一點好處都討不到。

所幸的是,秦瓊本部的騎軍人馬都身著重甲,就算被突厥人遠遠的攢射,也是絲毫沒有問題,突厥人簡陋的箭矢,隔了一百多步的距離,根本沒有任何穿透的可能性,偶爾有個別騎兵因為戰馬的防護不如人那麼全面,被射傷了馬匹摔下馬來,也還有機會慢慢爬起來,而不至於和阿金庫爾戰役裡頭的法國騎兵那樣陷入泥淖掙扎不起——因為自從接敵之後,隋軍騎兵就已經放慢了速度,重甲騎兵從馬上摔下來的時候,只要馬匹不是在全速衝刺的情況下,而且落地後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其實傷害都是不大的,突厥人顯然也沒膽子在隋軍重騎陣勢還算嚴整的時候就衝鋒上來收割落馬的殘兵,那樣只會讓突厥人磕掉滿口大牙。

不過,隋軍也不是人人都這般好受,因為楊義臣放在最突前位置的作戰部隊雖然都是秦瓊的鐵甲重騎,可是為了拖船,還是要配備一定數量的輔兵做縴夫的。這些縴夫可沒有重甲護身,其實就算秦瓊能夠拿得出鐵甲,那些縴夫要是穿上鐵甲也就拉不動船隻了。根本於事無補。

在交戰之前,原本做縴夫的輔兵都是貼著河岸靠內側走的。而鐵騎兵在外頭護住兩翼。然而這種陣勢顯然只能防備突厥人的近身衝殺,防不住騎射騷擾,突厥人就是憋著不往上衝的情況下,一批批隋軍的輔兵縴夫被射殺,剩下的眼見局面不對,或有拋下纖繩往下游奔逃逃命,或者跳水逃入河中,打算逃進船裡靠船艙遮蔽防護。

隋軍的船隊便這樣慢了下來。一些船隻甚至被水流衝得倒退,相撞在了一起,桑乾河河面上一陣混亂,最後許多船隻紛紛當機立斷,拋下了碇石穩住。

所謂的碇石,其實就是古代船隻所用的錨,在大航海時代西方人發明鐵錨之前,中國人和阿拉伯人航海的時候都是用繩索捆著一塊大石頭拋到河裡或者海里穩住船身的。下了碇石,就意味著短時間內船隻不可能重新啟動了,而且古代中國的船隻普遍沒有絞盤機械。也沒有那麼多的人力去把碇石重新撈起來,所以根本沒有船錨回收的概念。船隻下碇後要想重新啟動時,一般做法都是直接砍斷綁碇石的麻繩。然後就把碇石拋棄在河裡了——反正這玩意兒也就是一塊大石頭,不值錢,不比後世鐵打的船錨有回收價值,用一次扔一塊,到了碼頭再搬一塊大石頭上船也就行了。

突厥人雖然不熟水性,但是好歹也知道碇石這玩意兒的使用方法,所以看到隋軍船隻紛紛減速、不進則退、相撞混亂、拋下碇石,他們便形成了一個認識:這一支隋軍船隊已經暫時被逼得失去了繼續前進的機動力,因為如果隋人等箭雨稍稍過去之後便砍斷碇石的繩索重新啟動船隻的話。當突厥遊騎再次來騷擾射殺縴夫時,他們就沒有再定住船身的手段了。到時候如果船隻再被衝到下游,那可就會一大堆撞在一起。釀成大禍了。

既然如此,這支隋軍船隊暫時便沒有了繼續向前的威脅,突厥遊騎兵也就沒必要沿著河岸和隋軍對射,白白付出更多傷亡了。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隋軍的護航的騎兵和縴夫雖然沒有什麼遠端戰鬥力,但是隋軍的運糧船可都是高句麗多年血戰後學精了的,對於蕭銑當年在高句麗發明的用板屋船開舷窗放弩箭的把戲已經學得再精不過,突厥騎兵來騷擾岸上的縴夫輔兵的這段時間裡,隋軍船隻上可是一刻不停地輪番用強弩對河兩岸攢射,踏張弩的威力可比騎弓要強大太多,突厥騎兵只要被射到,非死即傷,剛才那一刻多鐘的破襲戰裡頭,突厥人可是付出了至少上千士卒被射落馬下的代價,此刻戰略目的達到了當然要略作後退,或者繼續往敵軍縱深包抄,離開漢人的主場了。

打個比方,因為這些下了碇石的戰船已經在一段時間內徹底喪失了機動性,那麼突厥騎兵只要遠離它們,它們也沒法追上來發揮戰力,那麼縱然隋軍的弩船再犀利,也不過是一堆不長腿的馬其諾防線罷了,突厥人就算打不過還可以繞過去。而下游的隋軍後隊船隻還沒有被騷擾到拋下碇石放棄機動性的程度,如果突厥人堅持在這裡和隋軍決戰的話,後隊的隋軍船隻隨時可以加速衝上來合兵一處,那麼突厥人分化隋軍、攤薄隋軍區域性戰場兵力劣勢的計劃也就沒法實施了。

來去如風的突厥騎兵棄了秦瓊為主力構成的楊義臣軍前部,繼續沿著兩翼往隋軍縱深包抄。秦瓊也不追趕,只是護著他分管的這一部分船隊,就地結陣防守。當然突厥人也不會傻到一點監視秦瓊的兵力都不留下,好歹也要留下萬兒八千的騎兵盯著,免得突厥大隊兵馬離開這處戰場之後,隋人鋌而走險直接砍斷碇石繩索搶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