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啊!”這下就連原本想回南京的那幫人,也來了勁兒。畢竟誰都不傻,知道這下勝券在握,哪裡還會傻到調頭返回南京,當然要到北京收穫勝利果實了!
張輔何等城府,馬上明白過來,一切都在王賢、柳升一夥人的掌控下,甚至可以大膽猜測,這半年來的風風雨雨,都是在王賢的佈局之下,一點點變成現在這樣子的。
想明白這一點,他暗歎一聲,不再堅持己見,轉而綻放笑容道:“看來是為臣多慮了,既然是天助殿下,我等還有什麼好顧慮的,立即提兵北上,征討叛逆就是!”
“英國公所言極是,”見英國公也轉變態度,朱高熾十分欣慰,當即拍板道:“煩請英國公為主帥,調兵遣將,為孤征討叛逆!”
太子此言一出,柳升等人的神色便不太自然了,雖然英國公當這個統帥實至名歸,但大家畢竟不是一路,誰願意讓他領導?
好在英國公頭腦十分清醒,搖頭婉拒道:“為臣謝殿下信賴,只是此事,為臣不是最佳人選。為大局計,還請殿下收回成命。”
柳升等人臉色這才好看一點,心說算你識相,柳升更是暗暗得意,英國公不是最佳人選,那最佳人選便只能是自己,不會是其他人了!
“哦?”朱高熾看著英國公,緩緩問道:“那以英國公之見,誰才是合適人選?”
英國公看看柳升,目光又從他的身上移開,最後落在太子身上,淡淡道:“非殿下親征不可。”
第1134章 人心所向
“非殿下親征不可。”調戲的看了一眼柳升,張輔才緩緩道出了他的答案。
柳升的笑容登時凝固在臉上。
“孤,合適嗎?”朱高熾雖然守過兩次城,但從來沒有御駕親征過,聞言既覺得心動,又有些不安。畢竟打仗就會輸贏不定,萬一要是輸給趙王,自己的威信可就要掃地了。
“非殿下不可。”張輔又強調一句,沉聲說道:“這次趙王叛亂的根基,其實十分淺薄,他之所以能鬧到現在這個地步,更多是因為大行皇帝突然病倒,局勢失控,被他撿了漏子所致。但即便是這樣,趙王都被趕出京城,退居通州。如今糾集手下,雖然看似氣勢洶洶,但其實內部上下已是信心大喪,無人再堅信趙王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之所以還沒有樹倒猢猻散,原因有二,一是慣性,二是因為他們擔心,一旦兵敗會家破人亡而已。”張輔要讓未來新君重視自己,此刻自然不能藏拙,繼續分析道:“只要殿下的身影出現在趙王軍前,他們計程車氣就會一落千丈,然後殿下宣佈只問首惡,脅從不辦,他們的將領就會失去對部下的控制。則彼時,我軍或是一鼓作氣,或是傳檄而定,都是易如反掌之事!”
“反之,如果殿下不曾出現,趙王軍計程車氣就能勉強維持住。屆時,攻城一旦不順,敵軍士氣大漲,我軍士氣低落,就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了!”張輔最後沉聲說道:“殿下親征,乃是坐穩江山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張輔這番話,尤其是最後一句,完全說到了太子殿下的心坎上,朱高熾沉吟片刻重重點頭道:“好,就依公爺的!”
張輔這才狀若無意的瞥一眼柳升,意思很明顯,跟我鬥,你還嫩了點兒……
柳升也只能恨恨的別過頭去……
所有人都知道,時間不等人,是以太子親征事宜籌劃的十分迅速。次日,朱高熾便在三萬大軍的護送下北上,五日後,便與先期抵達的原白蓮教六萬大軍匯合,在德州城外舉行了盛大的誓師儀式。
為了表示對通州糧商的感謝,太子邀請糧商的代表也參加了這次誓師大會,感動的那些糧商涕淚橫流,終於不再心疼貢獻出來的那些糧食。
正如趙王和張輔所料,這些糧商齊刷刷帶著糧食南下,自然是有人在背後鼓動。但這件事實在太過簡單,根本不值得大書特書。因為趙王行事太過高調,以至於誰是他檯面上的人,誰是他的後手,錦衣衛不費力氣便查的清清楚楚。查清楚這些,只要簡單的分析一下,自然就知道如果趙王在京中受挫,一定會退到通州再作他圖。
同時也能清楚的知道,趙王這一手成敗的關鍵,就在通州的糧商身上!不幸的是,王賢同樣早就把主意打到這些糧商身上,因為大明朝實在太缺糧了,山東尤其如此,王賢根本湊不起大軍開拔的糧草,以致空有大軍卻派不上用場。
找遍北方各地,也只有這些實力雄厚的通州糧商,能透過便利的漕運,將南方魚米之鄉的糧草,源源不斷運到北方,然後囤積在通州的糧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