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部分(2 / 4)

小說:大官人 作者:老山文學

蓋,官兵們看著百戶走到城牆另一頭,自然依言圍了過去,聽他老生常談道:“這兩日還會戒嚴,都把招子放亮點,夜裡不要打瞌睡,不要偷懶,不要讓人靠近城牆。誰出了問題,老子扒了他的皮!都聽到沒有?”

“明白。”士卒們七零八散的回應道。

“打起精神來!聽明白沒有!”齊百戶面帶慍色。

“明白!”這次的回答要整齊不少。

就在士兵們背對城外的這段功夫,護城河中居然冒出一名身穿黑色水靠的男子,雙手一撐,從水中上岸,然後一把抓住那錢串子,轉身重新回到水中。水波在夜色中無聲無息的盪開,就像從來也沒有人來過一般。

“散了吧。”約摸著東西應該已經被撿走了,齊百戶這才擺了擺手,讓部下該幹嘛幹嘛去……

水靠男子藉著夜色的掩護,從護城河另一側上岸,悄無聲息摸出一段距離,便展開身法,撒足狂奔而去。奔出去一里近遠,一名牽著駿馬的騎士迎了上來,水靠男子將錢串子丟給騎士。

騎士用手指觸控著一枚銅錢上的凹痕,輕聲道:“南京,太子。”又觸控另一枚銅錢,輕聲道:“宣府,太孫。”然後便和那水靠男子各騎一匹駿馬,分頭策馬狂奔而去。

第1114章 天人感應

剛進四月,北京城按說應是最為宜人的孟春時節,然而這幾日卻熱氣蒸騰,塵土飛揚,令人煩躁難耐。到了傍晚時分,終於來了烏雲,黑壓壓一片遮天蔽日,空氣卻越發悶熱,天地間彷彿凝滯了一般,似乎醞釀著入夏的第一場暴雨……

這時候,家家戶戶都開著門窗還嫌悶熱。趙王府中,用來商議秘事的小書房卻門窗緊閉,裡頭除了趙王和韋無缺,還坐著七八個趙王的心腹部下。

為首的乃常山中護衛指揮使孟賢。趙王是皇帝最寵愛的兒子,自然有直屬的三衛兵馬隨扈,分別是常山中、左、右三護衛。孟賢四十多歲,儀表堂堂,乃趙王妻舅,也曾經跟隨朱棣靖難、北伐,算得上身經百戰。他雖然名義上只是常山中護衛的指揮使,但實則統掌著左中右三護衛,乃是趙王手下頭號大將。

趙王雖然一直滯留京中,遲遲沒有就藩,但他的三護衛一直在常山封地,上月才被趙王以操練的名義調入京城。這三衛一萬五千兵馬,自然是趙王殿下起事的最大本錢。但趙王再肆無忌憚,也不可能把一萬五千多兵馬統統調入京中,只有孟賢的中護衛如今在城內,其餘兩護衛在城外駐紮。

所以今次起事,還不能單靠常山衛,必須有上直衛的兵馬加入!

位於孟賢之下的,乃十二上直衛之一羽林前衛指揮使彭旭,他是趙王多年的好友,正是趙王處心積慮,將他不動聲色推到了這個關鍵的位置上。彭旭的軍隊對禁宮瞭若指掌,將在開啟宮門後,帶著人生地不熟的常山衛殺入宮中。

另外還有燕山左衛指揮使高正,常山左護衛指揮使馬恕,常山右護衛指揮使田子和,興州後屯軍指揮使劉強,通州右衛鎮撫陳凱,這些人手中的軍隊,便是趙王可以信賴的全部力量。

至於新收服的金吾左衛指揮使熊將軍等人,因為時日尚短,不敢貿然與他們密謀大事,只求一旦發動,他們能按兵不動,事後能乖乖歸順,趙王殿下便心滿意足了。

除了這些武將,還有一名文官,乃吏部右侍郎錢義,他是朱高燧的文膽、鐵桿支持者,也是計劃中,事成之後,幫趙王控制朝政的。因為文官集團普遍心向太子,雖然眼下迫於形勢,紛紛向趙王服軟,但積年日久的因襲之下,趙王哪裡敢信任他們?所以眼下,只有錢義一個文官撐撐場子而已。

幸好,眼下是謀反,不是奪嫡,靠的是刀把子,不是筆桿子……

另外還有一個格格不入之人,乃是欽天監正王射成。這王某人手裡沒兵,也算不得文官,但卻必不可少,因為他可以解釋天象,傳達‘天意’。

中國自古就講究‘天人感應’,認為上天會透過天地自然之變,對人間的事情給予啟示或警誡。故而事成事敗,在事先都會有微妙或顯著的天象徵兆。例如紫微帝星暗淡,就是皇權遭遇挑戰,貪狼星亮,便是戰事要起。負責解釋天象的官方人士,地方上叫陰陽生,朝廷裡便是欽天監官員。

這個年代的人深信這一套,從朱元璋到朱棣,每臨大事必觀星象。尤其是朱棣靖難之前,若沒有姚廣孝和金忠等人反覆用各種天象來鼓舞,能不能提起勇氣,挑戰建文帝還兩說。

趙王親眼目睹了父皇成功的全過程,在他決定複製靖難之役之時,自然不會忘了這些可以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