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要儘早把軍隊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心裡才能踏實。”金幼孜沉聲說道。
“一切都等靈柩下葬後再說,安厝之後,狀況會好很多。”楊士奇嘆了口氣,朱棣一日不下葬,他的氣場就籠罩在所有人心頭一日。只有徹底埋葬了這位大帝,一切才會大不一樣。
“那些勳貴倒是出乎意料的老實,也許是咱們想多了。”金幼孜樂觀笑道。
“但願吧……”楊榮嘆道:“明日還有一天,平安過去了才能徹底鬆口氣。”
第1159章 哭陵
一夜無事。翌日清晨,太子在大行皇帝靈柩前再行啟靈禮,重複昨日的一套繁文禮節後,隊伍重新上路。
當天晌午,隊伍終於抵達萬壽山,這山脈果然是塊一等一的風水寶地,東、北、西三面群山環繞,南邊開闊無阻,整片山脈就像一座虎踞龍騰的大庭院。院子盡頭,有一對小山把門,左邊稱為龍山,右邊稱為虎山。
龍虎二山遙遙相對,中點處矗立一座宏偉的大紅門,這裡便是皇陵的正門。隊伍到了大紅門前,所有人等一律下轎、下馬,步行入內,連朱高熾也不例外。
早有守衛陵寢的將領和打前站的官員,在大紅門前恭候皇帝一行人的到來。文武官員引導著皇帝、皇子和一眾公卿從大紅門進入陵區,沿著青石長階走上感恩殿,這是皇帝前來祭陵的駐蹕之地。
朱高熾和他的兒子們要在感恩殿沐浴更衣,洗去一路的風塵,換上乾淨的祭服,然後到長陵送大行皇帝最後一程。
大行皇帝的梓宮則透過青石長階,先入長陵,在神道前暫放,等待皇帝一行人的到來。
一個時辰後,吉時將至,鴻臚寺官員請皇帝移駕長陵,朱高熾便在朱瞻基等人的簇擁下,神情肅穆的入了長陵大門,在祾恩殿磕了頭、上了香,然後來到神道前。
此時,地宮的陵門已經敞開,數百名僧人誦唸著佛經,香燭的煙火把天空都染成了灰白色。
朱高熾跪在梓宮前,給大行皇帝上了最後一次香,又酹酒致奠,禮部官員便高唱道:“吉時已到!恭送大行皇帝入冥宮!”
這一聲就像發令槍,立時引得皇帝放聲痛哭起來,皇子和公卿大臣也跟著放聲痛哭起來,哭聲震野,驚起無數昏鴉!
震天哭聲中,一百二十八位錦衣衛邁步上前,肩膀齊刷刷頂住一根根槓子,領頭的錦衣衛一聲低喝,所有人一起用力,想要抬起大行皇帝的梓宮!這樣的動作,這一百多位錦衣衛不知演練過多少次,大行皇帝的靈柩就是他們一步步從京城抬到長陵的。按說,不應該有任何意外才是。
然而,意外卻偏偏發生了——那一百二十八位精選出來、個個力大無比的錦衣衛,使出來全身的力氣,那靈柩居然紋絲不動!
“嘿……”錦衣衛們一個個漲得面色血紅、全身青筋暴起,把吃奶的力氣都使出來,可那靈柩就像生了根一樣,依舊分毫不動!
在那裡忘情號喪的一眾君臣,也發現了異常,哭聲漸漸參差不齊。大臣們偷眼望著這詭異的一幕,忍不住交頭接耳起來:
“怎麼回事?棺材抬不起來了?”
“嚇!鄉野村夫身上才會發生的怪事,怎麼會發生在大行皇帝身上?”
“這麼多和尚道士都是擺設麼?”
“據說死者怨氣太重,黑氣沉棺。莫非大行皇帝有什麼心結不成?”
聽著大臣們嗡嗡的交頭接耳聲,張輗等人忍不住得意的微笑,但在張輔嚴厲的目光掃視下,他們趕緊乖乖低下頭,以免被人看出端倪。
幾位大學士的心都沉到谷底,看著皇帝那鐵青的臉色,他們心中沉痛的悲鳴,求遍滿天神佛也沒有用,在最後一刻,麻煩還是發生了!
而且還是個天大的麻煩!
來不及細想,楊榮沉聲吩咐那束手無策的錦衣衛指揮使:“愣著幹什麼,趕緊加派人手呀!”
“哦,是!”那指揮使如夢方醒,趕緊又派了一百人上前幫忙抬棺。
一百名錦衣衛加入進去,二百多人簇擁在龐大的靈柩周圍,擠得水洩不通,哪裡還有什麼皇家體面可言?
不過這時候,也只求能把靈柩抬起來,還管什麼體面不體面?
所有人大氣都不喘,瞪大雙眼,緊緊盯著那些拼命抬棺的錦衣衛。
然而,那梓宮就是紋絲不動……
“給我用力!”那錦衣衛指揮使已經快要瘋了,顧不得眼下是什麼場合,嘶聲咆哮起來:“再抬不起來,都去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