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死在任上,通常會以本衙的名義,為死去的官員舉行一場公祭儀式,這也算是舊例,倒也說得過去。可是還從未有過朝廷各主要衙門一同舉行公祭的先例!
但文官們前所未有的同仇敵愾,堅持說所有的文官都是受害者,所有的文官衙門都要舉行公祭。而且不止京城,地方的衙門也一樣要加入進來,舉國皆哀,才能告慰死難的官員,震懾行兇的歹徒!
二月初二,龍抬頭的日子,也是文官們制定的全國公祭日。這天人在京城的文官,無論官職大小、在職還是閒散,通通來到位於棋盤天街的公祭地點。這條大明朝最繁華的街市,已經被挽幛輓聯、紙人紙馬填滿,素紙素花把整條棋盤天街堆砌的一片縞白。參加公祭的官員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在會臺前摩肩接踵,把個棋盤天街擠得水洩不通。看熱鬧的百姓都沒地方插腳,只能爬上天街兩旁的房頂,家雀一般排成一排,興致勃勃的看著平日裡威風凜凜的官老爺,搖身變成了悲情無比的受害者……
“這可是百年一見的稀罕景。”老百姓興高采烈、七嘴八舌。
“可不,年前公侯老爺們剛為陽武侯公祭了一場,這轉過年來,文官老爺們就回敬一場規模大上十倍的!有魄力!有意思!”
“陽武侯那場誰都沒撈著看,只是道聽途說,還是文官們敞亮,放在棋盤街上,讓咱們看個過癮!”
“你丫就光知道看熱鬧,大明朝的文武之爭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是文官們在造勢!造勢懂嗎?”京城裡,從來不缺身在市井、心懷天下的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