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這件天大的壞事來!
太子殿下素有仁名,老百姓在永樂朝苦捱,唯一的指望就是盼著他早點登基,讓大夥過上安生日子。所以太子在百姓心中,也就成了救星一樣的存在。而王賢這些年來對太子忠心耿耿,為太子衝鋒陷陣、遮風擋雨,在民間也成了太子殿下的保護神一樣的人物。
人們愛屋及烏,十分喜愛這位少年成名,功勞赫赫的傳奇人物,他在漠北九龍口李代桃僵,用自己把太孫從蒙古人的重圍中拯救出來。又將蒙古頭領玩弄於股掌,拐騙了他們最漂亮的草原之花,帶著博爾濟吉特部穿過茫茫戈壁南歸的傳奇經歷,早就被說書唱曲的民間藝人,加工成評書戲曲,在民間廣為流傳。他和他的一眾兄弟,也在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中,被無限的拔高神化,成了千千萬萬老百姓苦悶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寄託……
去年王賢到山東平亂,結果遭到奸臣陷害,全軍覆沒於葫蘆谷,本人也下落不明,不知多少百姓聞訊痛哭流涕,京城之外,許多地方甚至為他建立了祠堂來祭奠。等到王賢起死回生,重新出現在人們視線中,之手將山東的戰亂平定,招安了桀驁不馴的白蓮教,他的光輝形象,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老百姓瘋狂的迷戀和崇拜王賢,還有一種不能明說的原因在裡面——民間傳說,王賢睡了朱棣迷戀一生的女人徐妙錦,殺了惡貫滿盈的漢王父子,這讓王賢的形象中,多了一層對抗當今皇帝的意味,這讓對朱棣敢怒不敢言的老百姓,感覺十分過癮!他們把王賢看成幫自己出氣的那個人,把對王賢喝彩叫好,當成對朱棣的嘲諷貶低,感到十分滿足……
看到茶樓的客人們一個個義憤填膺,大聲聲討起朝廷對王賢的不公、皇帝對功臣的迫害,那散播出訊息的漢子,卻像沒事兒人一樣結賬離去。
離開春豐茶樓,那漢子一抬腳,就進了不遠處的另一家酒樓,找個角落坐下,又開始等待時機,把訊息散播出去。同一時間,還有許多像他這樣的人物,穿梭於京城各處的茶館酒樓中,努力又不引人注目的散播著相同的傳言。
一天工夫,皇帝要誅殺王賢,廢除太子的傳遍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無不為王賢即將遭到的悲慘命運嘆息流涕,就像自己要被皇帝殺頭一樣……
不少百姓壯著膽子跑到西苑門外,為王賢伸冤,請求皇帝放他一馬!守衛西苑門的是東廠的番子,為首的馬德一看,西苑門外聚集的百姓越來越多,為了控制事態,下令東廠將前來請願的百姓統統抓起來……
在東廠的高壓之下,果然沒人再敢來西苑門外請願,這才馬德鬆了口氣。一旁的手下問他:“最近京中的異動,要不要稟報皇上?”
“還是等乾爹回來再說吧……”馬德壓低聲音道:“如今咱們東廠一家獨大,出了問題連個推卸責任的目標都沒有。萬一皇上要是震怒,咱們可吃不了兜著走!”
“那萬一要是出什麼亂子怎麼辦?”手下擔心道。
“出不了什麼亂子,那群****也就敢聚在一起嚷嚷兩聲,真以為他們會為個不相干的傢伙送命?”馬德冷笑道:“只要咱們加緊搜捕,把跳的歡的都抓起來。那傢伙被押送進京時,多派些兵馬把守街道,保準什麼問題都沒有……”
“還是您老有見識!”見他都打好主意了,手下也不再多嘴,轉而拍起了馬屁來。
“那是……”馬德自得的笑起來……
西苑寢殿中,朱棣的病越來越重,王貴妃這些日子衣不解帶,在皇帝床前照料。也只有她能承受住皇帝越來越壞的脾氣,而且不會被皇帝因為一時怒火就殺掉……
王貴妃正在為朱棣輕聲念著佛經,她的聲音柔和悅耳,對朱棣有不錯的安撫作用。朱棣聽著佛經,除了偶爾咳嗽幾聲,好一會兒都沒有動彈。
直到黃偐從外面進來,打破了寢殿的安靜。
“黃公公,有什麼事不能待會兒說?皇上剛剛要休息。”王貴妃對黃偐很是不爽,認為他一味媚上,私心太多,不像鄭和、李嚴那些正直的太監,能規勸皇帝的過失。而這黃偐從來都是順著朱棣來,還異想天開的找來歷不明的方士,在宮中給皇帝煉丹!這要傳出去,皇上和那些沉迷丹道的昏君有什麼區別?
黃偐也知道王貴妃不待見自己,不以為意的笑笑,自顧自的掏出個巴掌大小的檀木匣子,奉到了朱棣面前,獻寶似的稟報道:“皇上,第一爐丹藥煉好了。”
王貴妃一聽,臉就沉下去,但朱棣顯然來了興趣,咳嗽兩聲要掙扎著坐起來。王貴妃也只能扶著皇帝起身,在他背後加兩個軟墊,然後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