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你穿這麼少,怎麼就不冷呢?”
老道呵呵一笑,颯然道:“公公,老道自幼精研道術,又常服丹丸,早就百病不侵,不染寒暑了。”
“看起來,你確實有些本事。”黃偐點點頭,換上一副鄭重其事的表情道:“待會見了皇上,你可得把看家的本事都拿出來,要是能把皇上的病治好,你這輩子就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要是出一點兒閃失,甭管你練了什麼金剛不壞,咱家都要把你剁成肉泥!”
聽著黃偐的恩威並施,老道渾不在意的笑笑,將一隻手伸到熊熊燃燒的炭盆中,拿起一塊燒得通紅的木炭,看的黃偐和一旁的小太監眼珠子都瞪出來,才丟回盆中,若無其事的拍拍手道:“公公若是不放心,老道回去就是。”
黃偐都看傻了,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連聲道:“別別,咱家方才胡言亂語,老神仙千萬別往心裡去。”說著便問一旁的小太監道:“皇上醒了沒有?”
“剛才醒了,心情不太好,發了一通火。”小太監小聲答道。
“哦。”黃偐點點頭,入冬以來,朱棣的病一天比一天厲害,偏趕上那麼多糟心事,要是哪天心情好,才叫稀罕呢。他扶著膝蓋站起來,對老道道:“老神仙先坐著,咱家進去通稟一聲。”
老道點點頭,黃偐便離了偏殿,穿過重重宮闈,到了皇帝的寢殿之中。
寢殿中,白髮蒼蒼的皇帝靠坐在軟榻上,一旁是一個三十多歲、端莊和善的宮裝貴婦,正端著藥碗勸說朱棣服藥。
“不喝不喝!”朱棣不耐煩的瞪著那貴婦道:“喝了一冬的藥,也不見一點兒好!連胃口都敗沒了!”
貴婦哄孩子似的,苦苦勸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嘛,皇上再喝兩副應該就能見好?”
見貴婦又將藥碗遞上來,朱棣一揮手,便打翻了藥碗,怒道:“說不喝就不喝,你囉嗦什麼?!”
那貴婦見皇帝動了真火,一時愣在那裡,不知該跪下請罪,還是怎地。
“老奴拜見皇上,貴妃娘娘。”黃偐見狀,趕忙出聲替貴婦解了圍。這貴婦乃是朱棣的貴妃王氏,數年前賢妃薨逝後,她便執掌六宮,宮中有傳言,皇上有意立她為皇后,可惜王貴妃膝下無所出,所以也沒引起朝野多大的關注。
王貴妃感激的看一眼黃偐,對朱棣輕輕說一聲:“臣妾先告退。”聽朱棣哼一聲,她便躬身退下。至於地上的藥碗,自然有小太監上前收拾。
“什麼事?”朱棣看看黃偐,算起來這正是該他當值的時間,但沒必要特意出聲稟報吧?
“上次跟皇上說的胡道長,老奴已經請來了。”黃偐小聲問道:“皇上要不要見見。”
朱棣想了一會兒,才記起前番黃偐曾提過,要請個道士來給自己瞧瞧。說起來,這事兒還是朱棣自己提出來的。他這病非但宮中御醫束手無策,宮外的名醫也請了不少,沒一個有能耐治好的。被折磨的實在沒辦法,有一天朱棣無意中說起,要是有包治百病的仙丹,自己願用天下的財富去換。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過不幾天黃偐便趁著當值跟朱棣說起,京中白雲觀有一位胡道長,據說已經一百六十多歲,仍然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據說是因為幼時得仙人相授道法的緣故。朱棣一聽就來了興趣,纏綿病榻久了,為了能好起來,什麼偏方皇帝都願意嘗試,何況是見個道士呢。
“讓他進來吧。”朱棣果然沒有猶豫,便讓黃偐宣見。但他也知道這種事傳出去不太體面,不忘吩咐一句道:“不要太聲張。”
“老奴有分寸,對外只說他是,來給皇上講《黃庭》解悶的。”
第1071章 變卦
老道士被黃偐領進殿中,朱棣一看這的老道樣貌,鶴髮童顏、仙風道骨,心裡就信了一兩分。便讓黃偐給老道賜座。
老道士也不推辭,欠身謝過皇帝后,便大喇喇在錦墩上坐定,目光炯炯看著朱棣,好似對方根本不是殺人如麻,御宇八方的大明皇帝,而是一個病痛纏身的普通老者一般。
被老道這樣打量,朱棣心生不快,但轉念一想,又覺著這才是世外高人應有的做派,便按下性子客氣說道:“敢問道長仙壽幾何?”
“老道生於景定元年。”老道士眼中滄桑無限道:“在這俗世掙扎的日子,已經兩甲子又四十載……”
朱棣眼珠子瞪得溜圓道:“景定元年,你是南宋生人?”
“老道七歲那年,忽必烈攻打襄樊,老道隨家人躲入深山避亂,幸得異人授道書三卷,可惜天資愚鈍,勤修苦練兩甲子,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