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兵,變相的收其兵權。在五個兄弟相繼被做掉的背景下,這些劍拔弩張的佈置,燕王就是用腳趾頭,也能想明白朝廷的用意?而黃澄居然以為放還燕王之,便可以瞞住燕王,簡直是掩耳盜鈴、愚不可及你已經把人家的兄弟都幹掉了,已經對人家監視居住了,還指望麻痺人家?如果他不是被朱棣收買的,那就是白痴一個。而歷史已經證明,黃澄是忠臣,所以他是個純粹的白痴
前面說過,遇到齊、黃意見相左時,建文帝總是聽後者的,於是放了自己的堂兄。但這種意見也能言聽計從,不得不說一句,果然還是白痴與白痴之間,有共同語言。
等三位王返回北平,燕王喜出望外,連呼‘天助我也,自此再無顧忌,開始緊鑼密鼓的謀反
此時雙方實力對比之懸殊,如螞蟻之於大象。建文這邊是朝廷的數百萬大軍、全國各省的人力財力,而朱棣起兵時,只有嫡系的八百衛士,僅佔領北平一座城池,糧草、兵器、財政,全靠這座孤城支撐。這種情況下,建文都能輸掉江山,真要把太祖皇帝氣得從孝陵裡爬出來。
毫不誇張的說,朱棣能以一城奪去天下,他本人的強悍並非主因,還是靠他的對手實在太愚蠢
譬如朱棣準備造反前,便有北平的大臣向朝廷告密,於是建文決定向叔叔動手,當時北平有朝廷的重兵,將領也是忠心耿耿,朱棣只有王府裡的八百護衛。誰知一夜之間,結果北平卻被朱棣奪了……原因竟然是建文的密旨裡,沒提到捉拿朱棣,只說捉拿其下屬,搞得圍攻王府的將領不知所措,白白犧牲,軍隊全部投降了朱棣……
再比如一開始平叛的耿炳文老成持重,看穿朱棣的弱點,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