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你可以選擇米飯是稀一點、還是幹一點……”小妹殷切道。
“出去!”王賢直接把書丟到門口,銀鈴才徹底消失,只留下一串清脆的聲音:“那就不幹不稀吧……”
攤上這麼個聒噪的妹妹,可讓人怎麼活啊?王賢搖頭苦笑,扶著桌子站起來,緩緩走到門邊,慢慢彎腰撿起地上的書,登時一陣陣頭大。
其實可憐的銀鈴是撞槍口上了,王賢剛才正煩躁著。而他煩躁的原因,就是手裡這本《論語》,這是他問林清兒要的。
找到趙氏的興奮勁過去後,王賢便感到了迷茫。作為一個習慣了快節奏、目的明確的生活的人,王賢分外受不了漫無目的、無所事事的日子。
原先他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給父親翻案上,現在趙氏找到,翻案已成定局,王賢發現不知下一步該怎麼走了……
自己下一步該幹什麼?讀書當然是最好的,雖然現在年紀大了點,但哪怕用十年時間,半工半讀,考個秀才出來,也是極好的。
王賢已經初步體會到,什麼叫做等級社會,這大明朝就是個一級一級的金字塔。你站高一層,就會享受到一層的特權,再往上一層,地位便上升一層,特權亦全方位的增加。而處在下層的人,竟將被上層踩在腳下,視為理所當然,自然各種盤剝壓榨也是理所當然了。
王賢不想欺壓誰,但他更不想被誰踩在腳下。現在他家裡,可以從最底層的罪民掙扎出來,恢復了平民身份。雖然平民百姓依然是被踩的物件,但至少有了追求更高層級的權力!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感謝隋煬帝,為平民子弟開啟了一道進階之路。實現它的途徑,就是讀書科舉!
雖然永樂朝武將的地位比文官高,但當兵是軍戶的特權,他就是想去‘收取關山五十州’,人家都不給他‘男兒何不帶吳鉤’的機會,徒之奈何?
對於平民子弟來說,科舉是至高無上的金光大道。而且王賢知道,日後讀書人的地位會越來越高,再過幾十年,甚至會騎到武將脖子上去!
有此正途,王賢自然會先考慮讀書。按他的想法,王二雖然不學無術,但自己上輩子好歹讀了十幾年書。就算不是一回事兒,從頭學起也不至於太吃力吧。
於是他興致勃勃的弄來一本《論語》,準備束髮讀書,來一場華麗的逆襲。
誰知道看著看著……呃,書溼了一片,咦,我怎麼睡著了?這才看了幾頁?不行不行,趕緊繼續看,‘子云:吾不試,故藝。’呃,這話什麼意思?‘子云,吾不是故意?’莫非我看的是言情小說?
終於某個時刻,他才想起自己當年高考,語文才考了一百零五分……滿分是多少來著?一百五十分好像。
這個麼,基本上,很難……
第一卷富春山居圖 第二十三章 路在何方?
read_content_up;
(雖然又被人反超了,但我說話算話,三更,不過得明天了,因為我今晚上一直怒火中燒……算了,不提了,明天三更。)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過,‘我因為年輕的時候沒有去做官,生活比較清貧,為了謀生才學會了許多技藝’。”
那江南女子的婉約聲線中,帶著世事磨礪後的堅韌淡定。不用抬頭,王賢便知道是林清兒來了。
“莫非,我也得走這條路?”王賢苦笑道:“可我會的東西,現在都用不著……”
聽了這話,林清兒搖搖頭,感觸良深道:“不做官,日子太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日子固然高潔,可遇到點事便任人宰割,又能自在到哪去呢?
“我還不知道麼?”王賢抬起頭,見林清兒一身白色的衣裙、提個竹籃,人淡如菊的立在門口。打從三山鎮回來那天,這還是她頭一次登門。“什麼風把你吹來了?”
“……”林清兒雖然依舊消瘦,但面色已經不那麼蒼白,聞言面色微紅道:“重陽金風。”說著舉舉籃子道:“給大娘送點糕。”
“重陽節了啊……”王賢輕嘆一聲,自己醒來整一個月了:“怎麼沒見七叔?”
“他,他家裡有事。”林清兒的臉更紅了,螓首微低道:“這點東西,我自己來送就行了。”
“進來坐吧。”王賢轉過身來:“嚐嚐我娘自制的荷花茶。”說著去提茶壺。
“我最愛花茶了……”林清兒說完耳垂都紅了,見王賢要泡茶,她趕緊放下籃子道:“你歇著吧,還沒好利索呢。”
王賢便鬆開